中化新網訊 7月18~19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于東營召開的2016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發布暨節能技術交流與推廣會上,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強調,“十三五”以來,面對國內外的復雜形勢和環境,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貫徹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編制實施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科技創新,使行業綠色發展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據了解,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行業總能耗增速繼續放緩,能源效率持續提升。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總能耗增長1.3%,增速創歷史新低,同比回落1.6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工業總能耗增長1%,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全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5.3%,合計實現節能量約3135萬噸標準煤;2015年行業萬元產值取水量和用水量分別為21噸和284噸,行業水資源重復利用率持續上升至92.6%。多數重點產品單位能耗也持續下降,2016年我國噸油氣產量綜合能耗同比下降5.86%,噸原油加工量綜合能耗同比基本持平,噸乙烯產量綜合能耗下降1.4%,噸燒堿產量綜合能耗下降2.08%,噸純堿產量綜合能耗下降0.93%,單位電石、黃磷和合成氨綜合能耗分別下降2.56%、4.18%和1.1%。
李壽生指出,節能降耗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行業的共同努力。
第一,編制發布行業《節能低碳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認真分析了行業節
能和低碳發展面臨的形勢和問題,總結了企業先進的節能低碳經驗,提出了“十三五”行業節能低碳發展目標和關鍵技術領域。
第二,加強節能管理與服務平臺建設,使行業能效和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全行業持續開展行業能效“領跑者”發布活動,公布了17種28個產品的能效領跑企業名單和相關指標,搭建了節能、節水和低碳技術交流平臺,遴選并向全行業推薦節能低碳與環境保護重點支撐技術;配合工信部編制了《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組織編制《行業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提出1300余項擬制定標準項目;組織制定涂料、輪胎、復合肥等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完成39項能耗限額標準整合和2項加工貿易單耗標準制定工作,積極推進環保、低碳、節能等自愿性產品認證,努力為打造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提供支撐和服務。
?
?近日,上海市組織開展以“節能增效煥‘新’引領”為主題的2025年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活動深入挖掘行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經驗、特色、亮點,講好“雙碳”故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臨界煤電聯營一體化項目現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技術團隊正在推進蒸汽管網對接工作。該項目投產后,克石化將停運4臺鍋爐,實現煤炭消耗“清零”,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連日來,石家莊煉化持續推進節能降碳工作,全面挖掘裝置潛力,煉油運行四部催化汽油吸附脫硫(SZorb)裝置作為清潔汽油生產的核心裝置,通過伴熱改造及流程優化的組合拳,實現年節蒸汽3500噸,可減少碳排...
7月1日,蘭州石化廠區內,毛刺槐花、泡桐花在管廊邊悄然綻放,淡紫色的花序與冷硬的管線形成鮮明對比。“你細細地聞,廠區里時不時還有甜甜的花香。”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員工黃曉星驕傲地對記者說。
近年來,隨著節能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化工企業面臨的壓力逐步攀升,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已成為化工企業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作為關鍵資源,釩鈦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對支撐產業升級與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在日前召開的“2025(第二屆·喀什巴楚)釩鈦資源創新開發暨釩鈦鋼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