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組織開展以“節能增效 煥‘新’引領”為主題的2025年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活動深入挖掘行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經驗、特色、亮點,講好“雙碳”故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據了解,上海碳之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碳之衡)、上海氫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氫鸞科技)、上海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氫器時代)、上海華誼集團等多家企業正積極布局綠氫產業,AI大模型、5G等前沿技術在綠色低碳賽道“顯身手”,全力推動能源體系向綠色低碳加速轉型。
碳之衡:研發系統能量梯級利用技術
據了解,在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領域,生產環境的恒溫、恒濕、潔凈度等指標至關重要,但環境控制設備的能耗問題卻容易被忽視。
為此,碳之衡推出了“工業環境除濕機組系統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并于2023年12月推出首臺產品——采用系統能量梯級利用技術的“高效數智化熱泵直膨轉輪除濕機組”。在中創新航合肥基地拆解間投入使用后,與原系統相比,該機組產品全年可實現節電量47.5萬千瓦時,折合節省144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71噸。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碳之衡正在進一步探索AI大模型的集成與應用,以實現更強的數據分析、預測和自適應能力,更精準地評估設備動態健康度,及時分析故障原因并給予指導意見;優化節能管理,實現預測性動態調節和智能決策。
碳之衡創始人于兵介紹,他們正在探索基于專家知識庫來構建專業大模型,探索除濕機的自學習和自主優化。此外,公司也開發了一些AI智能體,以對話的形式來檢查運行狀態、獲取機器參數等。
于兵表示,DeepSeek、通義千問等大模型的開源,推動了AI的普惠。“我們可以將這些開源大模型作為AI基礎設施,不用重復研究通用大模型,而是把重點放在開發專業的語料庫,構建專業的知識庫,把機理推斷能力賦能給專業大模型。”
氫器時代:專注綠色制氫裝備研發
上海電氣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新能源發電過程實現數字化監控和管理,是一大探索方向。在上海電氣風電汕頭5G智慧園區,結合5G、物聯網、AI等技術,已實現對安全帽佩戴進行監控和管理,并開展無人機智能巡檢。
氫器時代作為上海電氣旗下專注于綠色制氫裝備研發的企業,擁有約3000平方米的先進核心零部件實驗室和生產車間。其中,10兆瓦全功率測試平臺通過實時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同步監測電解槽電壓、電流、氣體純度、溫度場分布等數千個參數,為新產品研發提供嚴苛的驗證環境。
在2025年即將投產的洮南風電耦合生物質綠色甲醇一體化項目中,氫器時代提供了每小時8000標準立方米堿性電解水制氫系統與每小時200標準立方米PEM電解水制氫系統的組合解決方案。上海電氣依托該項目與法國達飛集團簽訂了長期供應協議。
氫鸞科技:推動綠氫規模化應用
走進上海市閔行區產業園,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套電解水制氫系統正在有序的進行發貨前測試。這是由氫鸞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200千瓦AEM電解水制氫系統,也是全球目前實際生產應用的AEM最大單槽。
該套系統即將發往3000千米外的新疆哈密市伊吾縣,構成新疆大學綠氫耦合煤焦油固定床加氫中試項目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是綠電綠氫與煤化工深度耦合的國家示范,包括“300千瓦光伏+200千瓦水電解制氫+煤焦油固定床加氫”,下游生產芳烴及潤滑油。
氫鸞科技相關負責人稱,2025年,氫鸞科技開啟了產業化新征程,5月份新中標全國首個三峽能源北海綠電制氫兆瓦級加氫站示范項目,年底將完成全部測試,并同步啟動單槽兆瓦級開發,推動綠氫的大規模應用。
華誼集團:節能降碳成果豐碩
上海華誼集團推進重點企業開展能源審計,建立能源體系,全面掌握企業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狀況,梳理企業能源消耗流向,分析能源消耗數據,摸清能源計量現狀,排查主要耗能設備,優化設備運行方式,完善能源管理體系,強化診斷測試,剖析挖掘節能潛力,確定節能改造方案。圍繞運營高效化,集團下屬企業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生產過程中單位產品能耗減少,從而降低產品因能源使用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據介紹,自集團節能工作開展以來,集團下屬19家生產企業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集團重點產品甲醇、醋酸、燒堿、丙烯酸等產品能耗水平行業領先,雙錢2個系列載重胎、華誼日新3個產品等10個產品獲得“綠色產品”稱號,安徽華誼、上海氯堿、上海新材料、廣西能化、雙錢新昆等21家工廠獲得“綠色工廠”認證,上海氯堿、上海新材料、廣西能化獲評中國工業領域“碳達峰”領跑者稱號,三愛富萬豪和安徽日新2家工廠被評定為“零碳工廠”,華誼集團獲評2023年度“中國綠色電力(綠色)消費TOP100企業”稱號。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案件高發態...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臨界煤電聯營一體化項目現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技術團隊正在推進蒸汽管網對接工作。該項目投產后,克石化將停運4臺鍋爐,實現煤炭消耗“清零”,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從中國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團銀光紅光公司“廢酸處理環保技術改造項目”試生產現場傳來喜訊,102B廢酸真空濃縮裝置產出硫酸濃度達到82%以上,返生產線硝化使用,各項指標參數滿足需要,技改項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超教授等聯合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在《自然綜述:清潔技術》期刊發表題為《規模化碳移除不應以推遲減排為代價》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碳中和發展應分別設定源頭減碳與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