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關鍵資源,釩鈦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對支撐產業升級與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痹谌涨罢匍_的“2025(第二屆·喀什巴楚)釩鈦資源創新開發暨釩鈦鋼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全國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李興華談到。
我國是釩鈦大國,資源儲量豐富。但記者在會上得知,目前產業資源轉化能力不足,正處于階段性過剩的困局之中。如何讓資源天賦轉化為真實價值?專家呼吁從國家層面出臺指南和行動方案,企業堅持理性自律,全行業協同創新,以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優勢明顯 儲能開辟增量空間
李興華指出,我國釩鈦產業發展,具有儲量豐富開采易、產業基礎雄厚等優勢。
國家釩鈦產業聯盟秘書長張邦緒介紹說,在資源儲備方面,我國釩資源儲量(含石煤)位居全球第一,鈦資源儲量位居全球第二。在產量方面,2024年,我國鈦白粉產能達500萬噸,占全球總產能的61%;釩制品產能16.48萬噸,占全球70%。同時,涌現一批具有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全球十大釩生產商,中國占6席;全球十大鈦白粉企業,中國占6席;釩電池領域則有大連融科、偉力得等。
同時,我國釩鈦產業創新載體也不斷豐富。張邦緒表示,行業目前有國省級創新平臺50余家,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余家;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基本構建了“采選—冶煉—加工—應用”環節的標準體系;關鍵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如攀鋼集團、龍佰集團超微細粒級回收創新工程實現工業化生產,承德釩鈦建成國際首條亞熔鹽法高效提釩清潔生產線等。
近年來,全釩液流電池因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的特性,成為風光儲能的關鍵技術路徑,為行業注入了新動能。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儲能領域釩產品消費量達1.25萬噸(以五氧化二釩計),同比增幅60%,占釩總消費比例從2020年的3.2%躍升至10.9%。龍佰集團、攀鋼等企業也正加速布局電解液制備。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擁軍認為,在釩電池商業化初期,儲能成為釩產業新增長極,我國將繼續保持全球最大釩生產消費市場。
資源轉化能力不足 結構性問題需調整
然而,資源轉化能力不足的問題制約了產業進一步升級發展。
“產業鏈建設集中在上游原料和中游冶煉環節,下游精深加工短板明顯。數據顯示,我國高端鈦精礦35%依賴進口?!睆埌罹w表示,目前科研院所的尖端研發、企業的工程化能力與高校的基礎研究尚未形成有效聯動,技術攻關突破難度大,如釩電池低成本產業化應用技術、大型沸騰氯化法鈦白成套工藝及裝備等“卡脖子”技術亟須突破。
歐洲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長明對此持有相同意見。他指出,我國大量出口釩、鈦初級材料,但含釩催化劑等釩的精細化工材料,我國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這與創新供給不足有關,也顯示出行業目前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談到,當前釩鈦產業存在“投資過熱、增長過快、供求失配、階段性過?!钡让珙^性、傾向性問題。有些企業“重開發、輕升級”,企業對資源獲取高度關注,而對構建價值共創模式重視、投入、探索不夠。
張邦緒表示,此前行業缺乏國家層面專項發展規劃,導致產業定位模糊;跨區域協調機制缺失,四川、河北、新疆等地存在同質化競爭,導致資源分配效率低、市場競爭壓力大和創新能力受限等。此外,對于全釩液流電池等的扶持政策也不健全,國家層面尚未出臺釩鈦領域專項政策。
行業的環保問題也日益凸顯。李興華指出,一方面,釩鈦礦冶煉過程高耗高排,“礦石中鈦、釩與鐵礦物緊密共生,傳統選礦工藝難以高效分離,且提釩過程易產生高鹽廢水,環保壓力突出”;另一方面,資源綠色高效利用技術也有不足,無法滿足產業升級需求。
呼吁出臺發展指南 技術創新實現突圍
對此,張邦緒建議國家出臺釩鈦行業發展指南或方案,引導產業科學合理布局。同時,建議各企業家、產業聚集區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踐行“有序投資、理性發展、產業協同、行業自律”原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摒棄粗放式的規模擴張,著力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以協同效應激發產業生產力。
“做好巴楚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這篇大文章,決不是簡單的復制成熟生產線,決不能讓我們的產能過剩再雪上加霜?!崩铋L明說,既要利用巴楚釩鈦磁鐵礦資源優勢、天然氣優勢、新能源優勢,也要聯合優秀的工程技術公司、科學技術機構,共同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常務副會長、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原司長鞠建華則提出,政策層面,要科學編制“十五五”礦產資源規劃,給予差異化政策支持,打造世界級釩鈦資源產業集群和基地。更重要的是,行業要協同創新,強鏈條,攻破“卡點”,突破核心鍵技術。
面對資源利用瓶頸,龍頭企業正通過工藝革新探索破解之道。龍佰集團黨委書記王國強舉例說,龍佰集團的高鈣鎂鈦精礦提質降雜技術可回收高品質鈦精礦30萬噸/年,破解了高品質鈦精礦靠國外進口的“卡脖子”問題。他表示,行業未來將圍繞鈦白粉及礦產品、新能源材料等領域持續推進研發工作,到十五五末,預計鈦白粉產能達250萬噸/年,鋰電新材料產能超100萬噸/年。
產業集聚地也正朝差異化、高值化道路前進。攀枝花市政協副主席李俊洪談到,攀枝花正由“世界級釩鈦資源基地”向“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轉變,未來將重點打造150萬噸級鈦白粉、10萬噸級鈦材生產基地。
喀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艾尼瓦爾·吐爾遜則表示,當地正在以資源高質化利用為核心,構建“鈦礦開采—高端冶煉—清潔能源”閉環體系,今年將加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一批鈦白粉等加工合作項目落地;同時還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院士工作站,院士協同創新中心以及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退狗虍斎招?,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瘜W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瘜W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