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碳將國家碳市場未覆蓋的大量生態貢獻量化成碳指標,通過市場獲取經濟效益,探索了綠色資源轉化的新途徑、綠色金融實現的新模式和綠色產業發展的新體系。投入運行以來,發布了全國首個對標國際的自愿碳減排標準《飛天碳信用管理與標識指南》,獲批設立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碳普惠分會,飛天碳成功應用于馬拉松、航空、零碳產品等碳中和場景……”甘肅科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樹宏如是說。
搶抓“雙碳”機遇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不斷增加,碳市場成為全球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手段。《京都議定書》中提出,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是實現各國減排目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徑之一。碳市場由于其良好的政策兼容性和金融衍生性,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歐盟、北美、英國、韓國等區域和國家發展勢頭強勁。
隨著政策機制不斷健全和完善,碳市場建設更加規范。中國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國際碳約束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低碳發展規劃不斷提速,中國的區域性碳市場也取得較大進展。
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特別是配額交易市場,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分階段推進。建立自愿碳交易市場是建立國內統一碳交易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自愿碳交易市場的基礎制度和管理辦法的制定與實施,可為研究與制定全國統一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機制、法規政策等提供重要的實踐依據,從而為通過碳交易市場建設促進實現雙碳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總經理郭軍洋說,“甘肅省潛在碳資源每年在1億噸以上,年價值在50億元以上,可開發20年,按50元/噸測算,經濟價值1000億元。全國潛在碳資源每年20億噸以上,年價值千億元以上。”
目前,國家碳市場僅覆蓋造林碳匯等極少領域,地方大量生態貢獻蘊含的碳資源無法開發,亟需找到破解的新路徑。甘肅省情況尤為突出,作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是新能源產業大省、重要碳匯儲備區,生態貢獻大,潛在碳資源豐富,90%以上碳減排指標亟需找到變現的路徑。在此背景下,為彌補國家碳市場的缺憾,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創新建設“飛天碳”產業體系,意在將國家碳市場未覆蓋的碳減排、碳吸收領域生態貢獻量化成碳指標,通過市場交易獲取經濟效益,通過“零碳產品”碳足跡管理賦能綠色產業發展。
構建自愿碳減排體系
2023年以來,結合敦煌市國家低碳試點成果,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創新開發“飛天碳”產業體系。“為此,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通過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發布了全國首個對標國際的自愿碳減排標準《飛天碳信用管理與標識指南》,指定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碳普惠分會為飛天碳信用(FACC)管理機構;發布備案分布式光伏、地源熱泵、建筑垃圾資源利用等方法學6項,推進新能源汽車、氫能利用等領域方法學開發10項;儲備六個省份及部分域外國家各類碳減排項目25項;發布了項目審定核查指南和項目設計實施指南,選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賽寶認證中心、中國船級社、北京碳寶科技4家審定核證機構;開發完成“甘肅碳交”系統和飛天碳注冊登記系統;開發上市2個類型飛天碳產品。”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小恒介紹。
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緊扣全省重點產業發展布局,“將飛天碳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聯合蘭州市政府搭建‘飛天碳四鏈融合示范園’,引入上下游市場主體,打通飛天碳生態價值服務鏈,實現科技賦能、人才賦能、金融賦能和數據賦能,形成新質生產力。目前,示范園合作機構近100家,可提供咨詢、認證、交易、金融和人才培養一站式服務,能向政府和企業提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綜合解決方案。”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戰略發展部部長楊翔介紹。
經過推廣普及,飛天碳已成功應用于2024蘭州零碳馬拉松、世界前沿科技大會與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會議、中石油“零碳加油站”、吉祥航空“碳中和航班”、敦煌萃“零碳白酒”、西北永新“零碳涂料”、甘肅農墾“零碳農產品”、白銀市環保產業協會和中建五局“零碳辦公”等多種應用場景。蘭州蘭石飛天碳質押融資開發了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碳本溯源 數據賦能”碳數據資產開發項目榮獲2024年“數據要素X”大賽甘肅分賽二等獎。
打造知名碳信用品牌
目前,甘肅省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構建了“標準開發—減排技術項目方法學—減排活動項目—飛天碳指標—飛天碳交易—飛天碳中和行動”的業務體系。
未來,將繼續打造“飛天碳”碳中和信用平臺,將特色生態產品貼上“飛天碳”標簽,助力低碳技術產品走向市場,實現雙碳效益溢價,有效應對碳壁壘,帶動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賦能產業發展新方式。推動技術側、供給側、金融側、用戶側和產業側深度融合,打通“綠色資源—綠色資本—綠色產業項目”的循環體系,特別是打通金融側,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開發飛天碳金融產品,為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撐。積極引入上下游市場主體,以“飛天碳四鏈融合示范園”為招商載體,形成體系化服務市場的能力。聚焦特色優勢產業,以碳足跡管理為抓手,建立“飛天碳標簽”評價體系,搭建“飛天碳零碳電商”平臺,推動飛天碳數據資產化,助力綠色產品走向市場,實現綠色效益溢價,與產業發展實現“共生、新生、再生”。
修訂完善《飛天碳信用管理與標識指南》,確保與國際碳市場接軌,適應國內外碳市場的發展需求。推進方法學標準化,具備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出體系化標準的能力。選擇代表性強的飛天碳方法學,爭取升級為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方法學。規范“飛天碳中和”評價體系,引入有國際影響力的認證評價機構,提高權威性和公信力。
充分利用國家“碳中和”“碳足跡”相關政策,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在現有應用場景的基礎上,創新開拓碳中和產品、碳中和園區、碳中和建筑、碳中和物流、綠色供應鏈、司法生態損壞補償等應用場景。聯合戰略合作伙伴,重點發力產品端,與地方產品品牌相結合,探索市場引流新方式(如碳積分、文化旅游、賽事活動等),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形成穩定商業模式。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黑龍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工作思路,以打造價值黨建品牌為抓手,不斷將黨建工作融入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全過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行穩...
7月1日,中國石化資本投資入股海德明能(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德氫能)正式完成。這是繼2024年6月中國石化資本旗下恩澤基金投資海德氫能后,中國石化資本再次加碼增資。
中化新網訊近日雪天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天鹽業”)獲得國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主體信用評級最高級“AAA”,評級展望為“穩定”。雪天鹽業首次獲得最高信用評級,....
中化新網訊?今年以來,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聚焦客戶需求,深挖裝置改造潛力,優化原料利用與生產工藝,實現負極焦全產全銷,6月單月產銷量超2024年最高水平25%,刷新歷史紀錄。生產高質量負極焦難度極大.....
7月3日,廣東石化再傳喜訊:6月份航煤出廠26.08萬噸,刷新自開工以來的單月新高。今年上半年,廣東石化通過保稅供應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約9.8萬噸航煤,深圳機場保稅航煤占比已從2024年0.2%增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