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截至5月6日,撫錦鄭管道今年已累計轉輸油品95.68萬噸,管道沿線各庫站保持安全高效運行。
“撫錦鄭管道是國家‘北油南調’的戰略工程,肩負著優化東部地區成品油物流格局和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使命。”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業務營運部經理劉鑫表示,2024年9月17日,首批柴油自管道經遼寧、天津、河北、河南3省1市的14個地級市正式注入鄭州末站,撫錦鄭管道全線貫通投用。
撫錦鄭管道投用以來,東北銷售與西北銷售緊密協作,聯動國家管網推動撫錦鄭管道與蘭鄭長管道全面連通,在中原腹地形成更加完整的成品油供應網絡,保產保供能力持續提升,物流優化空間進一步拓展,成品油產業鏈合力不斷增強。
據劉鑫介紹,傳統意義上的“北油南調”,轉運次數多、損耗管理難度大、運輸路線長,一般需要25—30天,遇到臺風、暴雨等極端天氣還會延誤更長時間,保供成本較高。并且,受長江水位季節性變化及天氣因素影響,物流周期延長,保供成本還會增加。東北銷售抓住撫錦鄭管道投用契機,依據市場動態與管道實際運行狀況靈活調整管輸方案,做到資源精準配置與滾動平衡,實現油品輸送與價值流轉的順暢銜接。通過在管道薛店站對錦鄭管道輸送的成品油資源進行重組,再經過鄭長管道輸送至湖南、湖北、重慶、云南、貴州等省市,運輸時間減少20多天。
經核算,相比營口港、大連港資源發運模式,新運輸方式將使噸油運費降低40—80元,撫錦鄭管道河北杏園油庫的“管道+公路”模式,取代原“鐵路+公路”開展公路配送及跨區配送后,噸油運費最多可節省78元。同時,借助撫錦鄭管道錦州站的倉儲容量,對油品存儲進行合理布局全年可節約整體運輸成本1億元。
6月19日,中船集團七一一所與上港集團能源公司、上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對一艘14000TEU大型集裝箱船成功完成船對船液態二氧化碳(LCO2)接卸回收工作,標志著全球首次船對船LCO2接卸作業完成,...
今年以來,河南油田物資供銷中心通過“全天候響應+精準化調度+應急化保障”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構建起高效物資保障體系。今年前5個月,該中心完成采購入庫物資2.31億元、供應物資2.33億元。
近日,大慶油田工程建設公司南五110千伏變電站分散式風電工程首批三臺混塔式風機混凝土段階段性吊裝任務圓滿完工,其中最新引進的1250噸履帶式起重機首次亮相施工現場。
日前,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汽輪機完成GII跳閘試驗,標志著該項目首臺大型關鍵機組單機試車取得成功,為下一步乙烯裝置聯動試車與項目投料開工奠定基礎。
“油井黃20斜-8井換上減磨接箍后,檢泵周期從11個月延長到了約19個月。”6月10日,江漢油田江漢采油廠技術監督站作業技術室主任王應加看著新鮮出爐的生產數據難掩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