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期,受美加征“對等關稅”以及自5月2日起徹底取消中國貨物“小額免稅”等政策影響,我國鈦白粉已基本排除對美出口可能。但近期,歐盟內部卻不斷釋放出對華加強合作的意愿。多位鈦產業分析師認為,美國全球橫征關稅對中國鈦白粉而言或將是危中有機。
據海關數據統計,2022年中國鈦白粉出口量為140.6萬噸, 2023年為164.2萬噸,2024年為190.17萬噸。近幾年中國對美出口鈦白粉在1.3萬~1.8萬噸區間波動,而對歐出口則在21萬~25萬噸。今年1—2月對歐出口量為2.69萬噸,粗估2025年對歐出口量或在18萬噸左右,美國預計僅2萬噸,兩者市場地位高下立判。
瑞道鈦產業分析師孫長瑞認為,如果美國執意在全球揮舞關稅大棒,近幾年對華持消極謹慎態度的歐洲可能被重新推向中方。如若歐盟將電動汽車及鈦白粉關稅減免或解除,則中國鈦白粉行業將迎來轉機。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表示,進口方面,科慕生產工廠主要在美國和墨西哥,目前其國內主要在售鈦白粉牌號多來自墨西哥,少部分來自美國,原產于美國的少部分產品短期國內會有一些現貨,長期則要看關稅落地時間情況。泛能拓、特諾、康諾斯也主要在德國和澳洲生產。此外,隨著中國鈦白粉質量不斷提升和氯化法高端工藝持續性進步,對進口鈦白粉產品的替代性越來越強,進口產品在國內乃至全球的市場份額有減小趨勢。因此,就國內在售的進口鈦白粉產品而言,對美加征對等關稅影響較小。
出口方面,2024年中國鈦白粉出口總量為190.17萬噸。由于常年的高關稅,近幾年中國鈦白粉出口美國總量均不超過2萬噸/年,不到總出口量的1.05%,市場份額較小。近幾年,中國鈦白粉對歐洲地區出口接近25萬噸,占總出口量的13.15%,市場份額較大。盡管1月9日歐盟委員會就中國二氧化鈦(鈦白粉)反傾銷調查公布了終裁,最高稅率達32.3%,但美國的關稅大棒仍或促進中歐鈦白粉反傾銷氣氛緩和,有助于中國鈦白粉在歐洲市場的重啟。
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行業深耕,中國鈦白粉形成了整體性優勢,關稅只是減弱了價格優勢,其他優勢依然存在且非常穩定。加之中國鈦白粉企業會根據相關政策靈活調整市場策略,整體性優勢也會更加穩固。因此,從出口端的情況來看,美國加征關稅影響有限甚至可能會幫助中國鈦白粉行業重啟歐洲市場。
涂多多產業大數據部鈦分析師齊宇認為,出口方面,近年來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鈦白粉總量一直在收縮,而隨著中國鈦白粉產能在全球占比不斷擴大,未來出口份額將穩步提升。進口方面,2025年1—2月中國鈦白粉進口總量為1.25萬噸,自美進口0.28萬噸,占比22.60%,對美國貨源的進口依存度僅為0.37%,隨著全球鈦白粉供應格局變化,美國鈦白粉供應情況的變化很難對國內下游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制造業景氣水平持續改善,景氣面有所擴大。
近日,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發改委發布恒逸能源科技(吐魯番)有限公司240萬噸/年高品質纖維用煤制乙二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維化纖”)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容億投資、尚頎資本、上汽集團戰略直投基金及中建材基金聯合投資,標志著資本市場對中維化纖技術實力與市場前景的高度認可。
5月以來,國內煤焦油(主要指高溫煤焦油)市場在兩個月來的連續下探后止跌回穩,由5月初的主流成交價3100元(噸價,下同)步入整理階段。截至6月底,煤焦油主流成交價震蕩調整至3300元左右,期間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