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面對大霧帶來的嚴峻挑戰,位于西海岸董家口港區的海灣港務作業區“與天爭時”,兩艘巨輪在引航員的護航下穿過層層海霧,安全平穩駛入指定泊位,開啟無縫銜接作業。
滯留48小時!后方園區告急
進入5月中旬以來,受暖濕氣流影響,青島連續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息。對港口接卸作業而言,大霧天氣將會中斷作業、加劇安全風險、推高物流成本,所形成的是系統性挑戰。
5月20日11:15青島氣象臺發布大霧預警:預計當日傍晚到5月21日,青島市大部分地區和近海海域將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局部能見度小于100米的大霧。董家口海事局同步發布第35期海上風險大霧橙色預警信息。
受濃霧等不利因素影響,董家口港區化工品船舶靠離作業面臨巨大壓力。貨主緊急通報顯示,后方園區原料供應和產品外輸已出現緊張態勢。載運2300噸乙烯的"鳳凰快船"輪與計劃裝貨6000噸苯乙烯的"盛航化17”輪若無法在5月20日前完成靠泊接卸,將直接影響到正常生產運營。
而此時,來自日本的“鳳凰快船”輪與“盛航化17”輪已經在錨地滯留48小時,如果不抓緊時間靠泊,后果不堪設想。
爭分奪秒!協同作戰破解困局
接到預警信息后,海灣港務第一時間向董家口綜合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依托與海事、引航部門合署辦公優勢,迅速聯動,綜合研判氣象預警信息,精準預判到:后續大霧天氣將持續加劇,但港口作業窗口期極為有限。
5月20日14時許,在陽光的照射下,霧氣短暫消散,靠泊作業的窗口期來了。在有限的作業時間內,多方協同作戰,爭分奪秒,搶靠兩艘重點船舶的“戰役”正式打響。
為應對因封航延誤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風險挑戰,指揮中心將"鳳凰快船"輪與"盛航化17”輪列為最高優先級的"保供紅色船舶",針對實際海況與船舶特性,科學制定引航方案,并調派資深引航員全程護航,形成多方聯動、精準施策的作業機制,為兩船安全靠泊提供全鏈條護航。
在能見度波動、潮汐復雜的條件下,5月20日16時,兩艘巨輪安全靠泊。一來一往,后方企業苯乙烯通過管道安全進入“盛航化17”輪;低溫乙烯則離開“鳳凰快船”輪,沿著管道向后方企業罐區“疾馳”,精彩演繹著港口作業與生產運營無縫銜接的“魔法”。“關鍵時刻頂得上!”后方企業現場作業人員紛紛點贊!
近期,董家口港區通過建立船舶在港計劃聯合制定、重要信息實時共享的高效協同機制,實現了海上安全監管關口前移,能夠提前研判船舶通航態勢,確保船舶"直進直靠、直靠直出"全過程的安全高效,港航一體化融合工作機制日趨完善,形成安全底線聯守、災害天氣聯防、平安海區聯建、應急處置聯動的良好局面。
在董家口調度綜合指揮中心的護航下,極端天氣不再是生產停擺的代名詞,而是檢驗港口韌性的試金石。在這場攻堅戰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指揮中心構建的港航服務生態體系,正以數智化轉型推動傳統港口向供應鏈核心節點躍升,真正實現從"氣象哨兵"到"調度中樞"、從"智慧引擎"到"服務管家"的轉型。"海灣港務負責人如是說。
十年前,初入崗位的新人張貴跟在老師傅后邊,小到預埋管線有哪些要求,大到設備安裝調試有哪些規范,邊學邊練技能。十年后,他從一名在各班組輪崗的實習生,成長為海灣化學電氣部電氣六站站長,成為“海灣工匠”隊伍...
一大早,海灣精化機修廠廠房內,工段長王林君正在安排當天的任務。他一邊細心檢查現場設備的檢維修進度,一邊囑咐大家伙要注意的事項,隨后便奔赴生產現場……1992年,王林君進入海灣精化機修車間工作,深耕設...
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的安寶禎,通過持續8年的埋頭深耕,把一個個“絆腳石”當作成長的“墊腳石”,實現從化工“小白”到“海灣工匠”的蛻變。2017年,安寶禎剛入職海灣化學不久,就參與集團推動的SAP系...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李洪兵的故事。在海灣新材料高壓配電室里,李洪兵穩穩地舉著紅外熱成像儀...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宿全博的故事。堿業發展小蘇打生產現場,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伴著“呲呲...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文講述的是邵龍的故事。凌晨四點,海灣化學氯乙烯裝置區的燈光刺破夜幕,邵龍已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