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文講述的是邵龍的故事。
凌晨四點,海灣化學氯乙烯裝置區的燈光刺破夜幕,邵龍已經站在反應塔前,工藝調試正在開展。“再降2℃!”他盯著手中測溫槍上跳動的數據,對身后緊攥扳手的班組成員打了個手勢,“換熱器閥門開度調15%,準備切泵……”
作為海灣化學氯乙烯廠氯乙烯二工段工段長,邵龍精耕氯乙烯生產技術近10年,帶領工段人員實施多項技改和調試,為企業降本增效、提質降耗做出積極貢獻。
早在幾年前,邵龍便提出在VCM檢查罐送料至PVC球罐管道上增加過濾器的合理化建議。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檢修效率,他還帶領工段人員實施直接氯化反應器催化劑自動加裝系統升級改造,實現催化劑的精準、連續、自動添加,優化反應過程控制,為氯乙烯產品純度穩定在99.99%做出貢獻。
在裝置運行中,邵龍帶領同事們不斷優化指標控制,其中“高溫氯化反應參數優化項目”通過精準調控乙烯與氯氣配比,使乙烯單耗創下歷史新低;蒸汽單耗同步降低55kg/t,兩項指標年節約成本超1200萬元。在產品質量攻堅工作里,邵龍參與氯乙烯廠“精餾塔動態調控方案”的實施 。該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工段VCM產品純度已連續700余天穩定保持在99.99% ,較前期均值提升2.45% 。
“獨行者速,眾行者遠”。為確保安全生產,他帶領同事們開展夜間應急演練,設計多項演練場景,組織28場實戰演練,團隊應急響應效率提升40%,助力工段實現全年“零事故”。
同時,為培養技能人才,邵龍打造“線上理論筑基+線下實操強能”的立體培訓模式,全年累計開展培訓84場,員工技能達標率達100%。他通過實施“半小時成長計劃”,引領夜班員工互當講師、手繪流程圖,并為12名新員工量身定制成長路徑,3年內培養出5名技師、7名崗位能手。
在邵龍的引領下,工段在技術創新領域也取得豐碩成果。QC成果《低壓蒸汽冷凝水回收裝置》于2024年9月榮獲市一等獎;QC成果《研制一套VCM裝置自來水和循環水回收裝置》于2025年1月榮獲集團一等獎;主導編制的32篇OPL單點教程和56項合理化建議全部落地,年增效超800萬元;推動工段VCM產量超額完成年度計劃100.7%,關鍵指標連續三年行業領跑。
對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對創新突破的不懈努力,對團隊成長的用心耐心,邵龍用近10年的持續深耕,讓海灣工匠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輝……(作者/攝影: 張翔鈞)
十年前,初入崗位的新人張貴跟在老師傅后邊,小到預埋管線有哪些要求,大到設備安裝調試有哪些規范,邊學邊練技能。十年后,他從一名在各班組輪崗的實習生,成長為海灣化學電氣部電氣六站站長,成為“海灣工匠”隊伍...
一大早,海灣精化機修廠廠房內,工段長王林君正在安排當天的任務。他一邊細心檢查現場設備的檢維修進度,一邊囑咐大家伙要注意的事項,隨后便奔赴生產現場……1992年,王林君進入海灣精化機修車間工作,深耕設...
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的安寶禎,通過持續8年的埋頭深耕,把一個個“絆腳石”當作成長的“墊腳石”,實現從化工“小白”到“海灣工匠”的蛻變。2017年,安寶禎剛入職海灣化學不久,就參與集團推動的SAP系...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李洪兵的故事。在海灣新材料高壓配電室里,李洪兵穩穩地舉著紅外熱成像儀...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宿全博的故事。堿業發展小蘇打生產現場,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伴著“呲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