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扎根一線20年的工段長,徐全峰深知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在設備日常維護與裝置生產優化工作中,他將“防守”與“進攻”巧妙結合,為海灣化學氯氫工段的穩產優產夯牢基礎。
“設備不會說話,但我們要學會聽懂它們的‘心跳’。”在裝置現場,徐全峰常帶著他的“聽診器”——一根鐵棍,穿梭在運行泵旁,利用鐵管傳導判斷電機軸承是否出現異響,給設備“治未病”。
“隱患不過夜”是他在工作中堅守的鐵律,通過建立“預防性維護+精準巡檢”的工作機制,徐全峰要求工段加強氯壓機、氫壓機等設備的日常監測,并在氫壓機液環泵的驅動端和非驅動端等配備在線振動監測裝置。此外,操作員在現場使用測振儀進行振動檢測數據對比的頻率從每12小時/次提升至每4小時/次。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前排查、處理設備問題,降低故障率,實現“跑冒滴漏”零遺留。
在應急處置中,徐全峰就是工段的“定海神針”。通過增加“氫壓機快速切換”流程,縮短切換時間40%,為裝置的安全運行提升保障系數,實現所在區域“零事故、零泄漏”的目標。
除做好安全防守工作,徐全峰還十分善于鉆研,他總是積極參與到工藝指標優化工作中,破解生產中遇到的難點問題。2024年,他共參與9項技術改進項目。其中,合成爐廢熱蒸汽改至50T氫氣鍋爐供除氧器使用的項目,通過將廢熱蒸汽引入氫氣鍋爐除氧器,每年可實現蒸汽回收利用1.2萬余噸;在次氯酸鈉配堿系統優化項目中,通過增設堿流量計和優化控制程序,成功降低燒堿消耗5.4%,增加次氯酸鈉產量11%,優化生產指標,將次氯酸鈉優等率提高至99.8%……
在去年海灣化學年度檢修期間,針對干燥塔填料腐蝕問題,徐全峰和同事們精準拆除老化填料56.5m3,工段采用“水平校準”工藝回裝新塔盤,同步修復支撐結構,有效提升施工效率12%。
崗位深耕二十載,徐全峰將全部心血傾注于工段的安穩運行中,他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為每臺設備、每寸管線在精益的賽道上穩健運行保駕護航……(作者:楊書青 攝影:張翔鈞)
十年前,初入崗位的新人張貴跟在老師傅后邊,小到預埋管線有哪些要求,大到設備安裝調試有哪些規范,邊學邊練技能。十年后,他從一名在各班組輪崗的實習生,成長為海灣化學電氣部電氣六站站長,成為“海灣工匠”隊伍...
一大早,海灣精化機修廠廠房內,工段長王林君正在安排當天的任務。他一邊細心檢查現場設備的檢維修進度,一邊囑咐大家伙要注意的事項,隨后便奔赴生產現場……1992年,王林君進入海灣精化機修車間工作,深耕設...
輕工技術與工程專業畢業的安寶禎,通過持續8年的埋頭深耕,把一個個“絆腳石”當作成長的“墊腳石”,實現從化工“小白”到“海灣工匠”的蛻變。2017年,安寶禎剛入職海灣化學不久,就參與集團推動的SAP系...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李洪兵的故事。在海灣新材料高壓配電室里,李洪兵穩穩地舉著紅外熱成像儀...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期講述的是宿全博的故事。堿業發展小蘇打生產現場,弧光閃爍、焊花飛濺,伴著“呲呲...
今年,有15名員工從幾千名員工中脫穎而出,榮獲“海灣工匠”稱號。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或許從他們的故事中會找到答案…………本文講述的是邵龍的故事。凌晨四點,海灣化學氯乙烯裝置區的燈光刺破夜幕,邵龍已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