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隨著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產品各項指標達到預設要求,國家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合肥普力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的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一期)投料試車成功,填補國內二氧化碳資源化和碳中和相關產業的空白。
安徽普碳年產30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占地面積約500畝,項目分兩期建設。項目建成達產后,可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約18萬噸,預計年銷售收入約75億元,年稅收約3億元,預計增加就業400人。其中,項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積150畝,投資約6億元,建設年產5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生產裝置及配套工程,每年可有效固定二氧化碳約2.63萬噸,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二氧化碳基多元醇裝置.目前裝置正式進入調試階段,預計將于2025年一季度實現投產。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15億元,年稅收約0.6億元,預計增加就業150人。
普力材料董事長毛紅兵介紹說,普力材料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以前瞻視野布局二氧化碳基多元醇技術路線及業務板塊,以二氧化碳高價值利用為核心競爭力,構建高效、高選擇性的催化體系,探索催化劑活化、反應以及催化作用機理,實現產物精確調控,實現二氧化碳利用與新材料的融合。企業圍繞二氧化碳資源化,著力發展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PCE)、碳酸丙烯酯(PC)、可降解材料(PPC)等二氧化碳基新材料,提供高性能的進口替代產品。相比于傳統材料,普力材料生成的二氧化碳基新材料憑借其獨特結構和優異性能被廣泛應用。項目主產物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30%,擁有較好的耐水性、拉升強度、撕裂強度、耐磨性等性能指標,可替代傳統的石油產品生產合成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家具家裝、汽車內飾、服飾、保溫、可降解材料、新能源以及電子行業,成為目前聚氨酯產業重點關注的碳中和解決方案和相關技術創新示范項目。
2024年普力材料年產30萬噸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項目(一期)入選國家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制備技術”入選安徽省“2024年綠色低碳產品技術及供應商目錄”。
普力材料副總經理陳圣岳告訴記者,普力材料高度重視自主知識產權建設,持續投入大量資源,以保障技術創新和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公司不僅重視基礎研究的深耕,還通過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推動技術的不斷迭代與升級。公司組建了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研發團隊,目前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技術創新鏈條,推動企業持續提升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8月30日,海南省企業聯合會第三屆、海南省企業家協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25海南省企業100強發布會在海口隆重舉行,東方石化憑借2024年106.03億元的營業收入,以及主動識變應變的市場應...
中化新網訊8月30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海上稠油熱采技術體系和核心裝備規模化應用取得關鍵性進展,海上稠油熱采累計產量超500萬噸,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海上稠油規模化熱采開發的國家。據介紹.....
8月28日,全國工商聯在遼寧沈陽發布“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結果顯示,京東集團、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恒力集團有限公司位居前三,營業收入均超過8700億元。
8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指出,“十四五”期間能源投資呈現出“增速快、結構優、活力強”三個特點。
近日,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摸底評估的通知》,就老舊生產裝置摸底評估事項作出相關規定。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層層落實到全國各地基層,山東、遼寧、廣東、浙江...
8月26日,隨著最后一組產品分析數據顯示全項指標合格,200萬噸/年柴油吸附分離裝置一次開車成功。這是廣西石化煉化一體化轉型升級項目首套投產的主體裝置,標志著項目邁入新階段。該裝置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