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權威ESG評價機構萬得(Wind)將利民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民股份”)的Wind ESG評級由A級上調至AA級,在行業參評的68家化工企業中排名躍升至前三位。這份榮譽,記錄著這家從蘇北小城走出的農化企業三十六載的堅守——從1989年瀕臨倒閉的玻璃廠起步,在農藥行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中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利民股份為中國農化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實踐參考。
公司辦公大樓
技術深植 驅動企業持續健康成長
回望2001年,利民股份自主研發的“液膜分離回收廢水中高濃度酚、氰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農藥行業技術領域產生重要影響力。
2016年,利民股份主導修訂的85%代森錳鋅標準被認定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標準,為國產農藥突破國際市場作出示范。利民股份投資建設GLP實驗室,于2019年先后通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GLP實驗室認證和農業農村部農藥登記試驗單位認證,并同時具備CNAS認證和CMA認證資質,成為江蘇唯一和國內同時獲得三項認證的農藥專業GLP實驗室之一,標志著其自主實驗數據獲國際市場認可,為中國農化企業贏得了國際話語權。
2024年,國家提出加快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產業化,為合成生物新型農藥開發及應用指明了方向。精草銨膦、草銨膦產品不含氯,對土壤友好。利民股份敏銳地察覺到,未來精草銨膦產品開發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利民股份與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鄭裕國院士團隊合作,積極推進年產1萬噸精草銨膦一期項目的實施,達到了原料近100%轉化率,且無中間物殘留,做到了農藥的增效減量和生產過程減碳。利民股份的產品以“金紫電”“紫電青霜”命名,在全球市場推廣銷售,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面對市場對“高效、低毒、低殘留、無抗性”農藥的需求增長,該公司引入國際先進技術,在鞏固代森錳鋅、百菌清、霜脲氰等核心產品工藝優勢的基礎上,推出丙森鋅、代森鋅等新型原藥及劑型,豐富產品矩陣,為農戶提供更精準的解決方案。
試驗人員正在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測
2024年,該公司新增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商標45個,累計獲得專利284項。如今,利民股份的合成生物學實驗室正開展生物代謝途徑優化、酶分子改造與催化、高效基因編輯工具開發、衍生與生物活性篩選等前沿技術探索。這些前沿技術的持續探索與創新實踐,不僅推動著實驗室科研實力的不斷躍升,更轉化為豐碩的技術成果,在我國農藥市場持續發揮引領創新與品質保障的關鍵作用。
利民股份通過三次戰略性收購,逐步構建起科學合理的戰略布局,支撐農藥行業轉型的產能網絡:2017年收購雙吉化工,整合代森錳鋅制劑產能,國內市占率躍升至60%;2019年并購威遠資產組,推動企業從單一殺菌劑向農獸藥綜合服務商轉型;2021年收購“大生”中國區品牌,激活全球價值鏈,加速中國農藥品牌融入國際價值鏈。長期以來,利民股份聚力打造智慧工廠,所屬子公司先后建成數控中心、智慧物流、智慧倉庫等信息化項目,通過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企業制造執行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安全環保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實現全業務上云,推動企業數據流、業務流、管理流在線互通共享、可視化展示,為生產經營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2012年,利民股份成立巴西阿維菌素登記任務小組,并于2014年取得該產品登記,十多年間持續為巴西市場提供高品質的原藥產品。針對拉美市場的特點,利民股份開發出三乙膦酸鋁殺蟲劑等高含量單劑及多款復配制劑。2019年,全球農化市場內卷加劇,該公司將“自主登記”作為全球化新引擎,在巴西、東南亞等重點市場加速代森錳鋅、草銨膦等核心產品的本地化登記,開啟新的銷售模式,向客戶提供更為多元化的產品。
在優化產能布局過程中,利民股份持續升級五大產業基地:江蘇基地鞏固殺菌劑領先優勢,河北基地深耕殺蟲劑、除草劑差異化優勢,內蒙古等基地構建合成生物學產品創新優勢,形成多地域協同、多技術路線的生產體系。這五大產業基地的升級,不僅實現了國內生產布局的優化與創新,更為利民股份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國際市場取得亮眼成績的同時,利民股份持續夯實技術與產品根基,將市場開拓經驗反哺研發體系。通過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與質量把控,該公司擁有農藥登記證301個(其中原藥登記48個,制劑登記253個),產品覆蓋殺菌劑、殺蟲劑及除草劑三大類。依托豐富的產品線,該公司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及自研,儲備多個新型生物發酵類農獸藥產品。阿維菌素、精草銨膦、多殺菌素、截短側耳素等已實現產業化,大田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寵物驅蟲等產品處于技術優化、大田試驗、登記準備等階段。
6月29日,利民股份在浙江紹興舉辦“水稻抗性二化螟解決方案護倉組合觀摩會”
智創綠色農藥 AI賦能 “藏糧于技” 實踐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將“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定位為核心任務的背景下,利民股份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圍繞人工智能(AI)技術與綠色精準防控技術,構建了貫穿農藥研發、生產與應用的智能化體系。這一系列布局,不僅服務于企業自身發展,更致力于為中國農業“藏糧于技”提供可復制的技術路徑。利民股份的實踐表明,AI技術能夠突破傳統農藥研發的瓶頸。例如,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海量生物數據,可快速識別新型活性成分,縮短農藥上市周期。這種高效率的創新模式,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技術儲備。
利民股份與蘇墾生化聯合成立了德彥智創平臺。該平臺借助AI工具構建算力平臺、數據平臺、靶標數據庫及靶標資源平臺,顯著提升創制化合物開發效率,縮短新化合物篩選周期,為國內農藥行業突破創制周期長、成功率低的共性瓶頸提供了范例。
在綠色技術創新方面,利民股份的合作布局直擊行業痛點:與上海植生優谷合作開發RNA生物農藥項目,利用AI算法快速篩選靶標基因并優化分子結構設計,提升農藥靶向性與環境兼容性,探索解決化學農藥非靶標毒害問題;與成都綠信諾基于“AI+合成生物學”平臺開發小肽生物農藥,通過AI預測蛋白質功能并優化代謝通路,攻克技術瓶頸,推動我國農業生物科技裝備從“進口依賴”向“自主可控”轉型。
技術落地的核心在于服務農業生產。2025年3月,利民股份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在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生物防治、病蟲害監測預警等綠色精準防控技術,通過科技資源共享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此次合作中,利民股份將AI技術應用于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強化生物防治與AI預測模型結合,通過遙感數據與田間傳感器實時分析蟲害動態,建立“天空地”一體化農業觀測網絡,實現病蟲害智能監測與防控一體化,促進數字技術與現代農業融合,減少農藥過量使用,契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中“數字技術深度融合農業”的目標。同時,利民股份加快營銷服務轉型,與數字化營銷企業合作,基于SaaS平臺搭建專業種植戶平臺“利民植保精英薈”,利用AI深化病蟲害智能監測系統應用,為種植戶提供精準綠色防控技術與高性價比產品方案,以科技為土地增值、為農業增收。
利民化學廠區
綠色先行 全鏈減碳助力可持續發展
自創立以來,利民股份便將綠色環保視為安身立命之本。創業初期,在國內農藥行業尚未普遍重視環保治理時,該公司率先配套污水處理系統與廢氣回收裝置,奠定綠色農企根基。進入21世紀,面對行業粗放生產的環境壓力,利民股份累計投入超10億元改造生產線,構建溶劑回收體系,將“三廢”治理從被動合規升華為主動責任。2011年,該公司獲評“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環境保護先進單位”,為同行提供早期環保轉型樣本。
近年來,為響應農業“高效、低毒、低殘留、無抗性”轉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趨勢,利民股份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牽引,推動綠色實踐從末端治污向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跨越。2021年,該公司制定的《2021—2025年戰略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存量提效、增量突破”思路,在推進綠色化學合成項目的同時,加快RNA、噬菌體、多肽等生物合成農藥研發,將“綠色低碳”深植企業基因。
在治理層面,2024年利民股份成立董事會ESG委員會,統籌碳排放、“三廢”治理及生物多樣性目標,發布《環保管理制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21項規范性文件;通過廢水車間COD實時監測預警、危廢轉運“電子聯單+GPS追蹤”等精細化管理,以制度確保環保承諾落地。
內蒙古新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5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在工藝創新方面,利民化學將三乙膦酸鋁生產工藝升級為連續流模式,降低能耗30%,通過行業綠色低碳工藝認證。旗下5家子公司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其中利民化學、新威遠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威遠生化通過產線優化年減排二氧化碳122噸;雙吉化工升級40臺高能效電機,預計年節省天然氣13萬立方米。利民股份大力推進光伏項目:利民化學1兆瓦項目年發電100萬千瓦時,雙吉化工1.6兆瓦項目年發電177萬千瓦時,新威遠5兆瓦項目年發電1055萬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超8000噸,顯著降低傳統能源依賴。此外,該公司構建研發—生產—治理全流程閉環體系:研發端采用清潔工藝,生產端溶劑回收率超90%,治理端固廢綜合利用率達100%。威遠生化通過包裝循環利用,年減廢39.2噸,降本43.5萬元,實現經濟環保雙贏;年回收再生硫酸鋁3000噸,通過包裝輕量化改造節約材料成本,將循環經濟理念轉化為可復制經驗。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工廠、FAO/WHO國際認證等成果正是其綠色轉型成效的見證。
36年來,利民股份從“按規治污”走向“主動創綠”,始終圍繞“所獲之利,回報于民”的初心。未來,該公司計劃以合成生物學和零碳工廠為突破口,推進生物農藥與AI發酵控制系統融合創新,持續探索農藥行業綠色發展邊界。“我們用實踐證明,環保投入不是成本負擔,而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根基。”李新生表示。
責任筑基 深耕價值共享發展土壤
健康企業治理與社會責任是利民股份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自2015年深交所上市以來,該公司持續優化治理架構,構建三權分立體系,設立四大專業委員會。2024年,該公司通過拆分投資發展部為董事會辦公室(專司信披合規)與投資發展部(聚焦戰略投資),形成決策、執行、監督協同的“治理鐵三角”,為應對全球市場波動筑牢制度根基。
利民股份于2024年5月設立ESG委員會,由董事會直接領導,將可持續發展納入戰略核心。該公司升級ESG價值模型,打造“董事會—管理層—職能中心”三級架構,推動全球標準與中國實踐融合。董事會審議通過《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綱要》,確立“環境示范者、社會共建者、治理引領者”三位一體路徑,將ESG指標納入關鍵部門考核。
利民股份將員工視為“價值共享伙伴”,年度職業健康與安全投入金額2663.51萬元,集團及各生產型子公司職業健康與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認證通過率100%,開展安全應急演練共計527次,員工及車間覆蓋率達100%,員工體檢覆蓋率100%,員工健康檔案覆蓋率100%,職業病發生率0%,開展安全培訓1183場次,參與人數33318人次。依托兩大國家級綠色工廠、三家省級綠色基地,該公司推行本質安全管理。通過多元化培養體系,該公司實現超96%的員工滿意度,上市十年累計現金分紅近9億元,讓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奮斗者。
利民化學雷鋒日主題活動
在產業鏈責任與鄉村振興方面,2021年利民股份向西疇捐贈款物價值80萬元,用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與產業增收;在陜西千陽注資50萬元建設228畝矮砧蘋果示范園,引入綠色防控技術。2024年,該公司社會公益服務時長達116小時,服務場次達125場,社會公益活動參與人數達258人;教育公平捐贈金額達203.65萬元,惠及3000余名學生;為300多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鄉村振興投入金額14.57萬元,鄉村振興惠及3000人。
利民股份通過“利民植保精英薈”平臺開放AI病蟲害監測功能,覆蓋數十種作物,幫助農戶節約成本;2024年開展安全用藥培訓1083場,惠及10.8萬人次,推動農藥減量化與農業增效雙贏。
未來,利民股份將堅定不移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以變革創新為動力,探索生物合成、數字工廠、人工智能及零碳工廠等前沿領域,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這顆從蘇北小城走出的農化之星,正以科學治理、技術普惠與責任擔當,為中國農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利民力量”。
(圖片由企業提供)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黑龍江博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堅持穩中求進工作思路,以打造價值黨建品牌為抓手,不斷將黨建工作融入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全過程,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行穩...
7月1日,中國石化資本投資入股海德明能(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德氫能)正式完成。這是繼2024年6月中國石化資本旗下恩澤基金投資海德氫能后,中國石化資本再次加碼增資。
中化新網訊近日雪天鹽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天鹽業”)獲得國內權威信用評級機構——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主體信用評級最高級“AAA”,評級展望為“穩定”。雪天鹽業首次獲得最高信用評級,....
中化新網訊?今年以來,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聚焦客戶需求,深挖裝置改造潛力,優化原料利用與生產工藝,實現負極焦全產全銷,6月單月產銷量超2024年最高水平25%,刷新歷史紀錄。生產高質量負極焦難度極大.....
7月3日,廣東石化再傳喜訊:6月份航煤出廠26.08萬噸,刷新自開工以來的單月新高。今年上半年,廣東石化通過保稅供應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約9.8萬噸航煤,深圳機場保稅航煤占比已從2024年0.2%增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