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公布了其生物基可再生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成果論文發表于《自然可持續發展》雜志。
據悉,研究團隊對大腸桿菌進行了改造,使之能夠將植物中的糖轉化為三乙酸內酯(TAL)分子,并將該分子與其他化學物質結合生產新型塑料聚二酮烯胺(PDK)。這種新型塑料含有80%左右的生物成分,內部分子結構更易于被破壞,可實現100%回收轉化。此外,還可根據具體應用需求調整其柔性、韌性甚至黏性,用于生產黏合劑、計算機電纜、建筑材料等。
研究人員介紹說,相比起該實驗室于2019年推出的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的PDK塑料,生物基PDK塑料的工作溫度范圍擴大了60℃,這一特性為之開辟了更廣泛的潛在應用領域(如汽車行業)。他認為,隨著研究不斷取得突破,未來生物成分在PDK組成中的占比將達到100%。
“我們發現,只要對現有工藝進行適度改造,就能夠生產出比以化石燃料為原料的塑料成本更低且更為清潔的生物基PDK塑料,這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該團隊研究人員科琳娜·斯科恩(Corinne Scown)說,“在大規模生產的前提下,PDK塑料比傳統塑料更具商業競爭力。”
日前,石家莊市油漆廠與石家莊樂亭商會、五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就沙特阿拉伯市場戰略合作舉行簽約儀式,將定制產品開拓中東地區等國際市場,進一步鞏固提升金魚漆品牌的國際市場地位。
近日,越南國家石油集團(PVN)宣布,旗下子公司越南天然氣公司正在推進一項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擴建計劃,將位于東南部巴地—頭頓省蓋梅工業園區的ThiVai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年接收能力從10...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在擴大基礎電力供應方面已取得進展,但發展中國家仍需大量資金支持,以覆蓋6.66億生活在貧窮地區和農村、缺乏能源供應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