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全球海事脫碳中心(GCMD)宣布,該機構于6月25日在中國成功完成全球首個航運業捕集二氧化碳應用試點項目。
本次試點項目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上海齊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將從集裝箱船“長頂”輪上捕獲的25.44噸二氧化碳,通過船對船的方式接卸至接收船“德錦26號”。隨后,這批二氧化碳被轉運至浙江省舟山市的碼頭,并卸載至槽罐車上。第二階段由GCMD牽頭,將捕獲的二氧化碳運輸至其最終端使用目的地,上海瀜礦科技與包鋼位于包頭的合資工廠。在此,液態二氧化碳被成功用于低碳碳酸鈣生產。
GCMD表示,這一跨行業的示范項目表明,捕獲自航運行業的二氧化碳可被再用于工業應用,從而將航運業脫碳工作與更廣泛的陸地碳生態系統聯系起來。GCMD首席執行官盧月玲教授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夠發揮自身作為中立協調者的作用,匯聚來自各行業的利益相關方,共同解決船載捕集的二氧化碳在卸載與利用過程中面臨的技術與操作挑戰。本次試點標志著我們向將船上捕獲的二氧化碳納入更廣泛的循環經濟體系邁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我們正在開展嚴謹的生命周期評估,以全面量化這一價值鏈的氣候影響,證明船載碳捕集系統在經過深思熟慮且透明地應用時,能夠成為有效的脫碳手段。”
GCMD由必和必拓、BW集團、東太平洋航運、挪威船級社基金會、海洋網聯船務和勝科海事這6家行業合作伙伴共同創立。此外,GCMD還從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獲得資金支持,用于符合條件的研究與開發計劃和項目。
日前,石家莊市油漆廠與石家莊樂亭商會、五城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就沙特阿拉伯市場戰略合作舉行簽約儀式,將定制產品開拓中東地區等國際市場,進一步鞏固提升金魚漆品牌的國際市場地位。
近日,越南國家石油集團(PVN)宣布,旗下子公司越南天然氣公司正在推進一項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擴建計劃,將位于東南部巴地—頭頓省蓋梅工業園區的ThiVai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年接收能力從10...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在擴大基礎電力供應方面已取得進展,但發展中國家仍需大量資金支持,以覆蓋6.66億生活在貧窮地區和農村、缺乏能源供應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