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新聞發布會獲悉,作為首個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中新天津生態城民營經濟蓬勃發展,最新發布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民營經濟發展白皮書(2024年)》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新天津生態城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9成,營業收入貢獻、技術創新成果貢獻、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均超過4成,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支撐生態城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科技創新的關鍵力量。
隨著美騰科技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建設的智能裝備生產及測試基地的投產,其核心產品TDS(XRT)智能光電分選機的年產量將提升一倍。美騰科技是中新天津生態城本土培育的第一家上市企業,企業立足“智慧礦山”領域,從事智能裝備、智能儀器、智能系統和智能平臺四大核心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其明星產品TDS(XRT)智能光電分選機上市九年來,技術和銷量在國內始終保持領先,目前已服務于60余個國內大型礦業集團的200余座礦山。
截至2024年底,中新天津生態城民營企業共13152家,同比增長16.4%。其中,以美騰科技為代表的 “四上”民營企業共537家,同比增長27.55%,這些企業中,一半以上分布在智能科技服務、文化健康旅游、綠色建筑與開發三大主導產業領域。特別是民營企業正在引領生態城在冷鏈貿易、直播經濟、新能源智能網聯等特色賽道上加速發展。
在智能網聯賽道,圍繞一汽豐田新能源汽車龍頭項目建設,富晟領航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基地、金舜馳精密零部件智能研發制造基地、斯派克機電設備研發總部等一批優質民營項目“卡位入鏈”,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中心正式揭牌,千億級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蓄勢待成。
2024年,中新天津生態城民營企業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華慧芯集團研發的光電子芯片有效解決關鍵器件“卡脖子”難題,相關制備工藝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顛覆性技術創新重點專項的支持,產品廣泛應用在智能傳感、虛擬現實等領域。
2024年,中新天津生態城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14家、雛鷹企業506家,其中95%以上都是民營企業。優質科技成果相繼落地的背后,是企業對科技研發的持續投入。在完善政策支持上,中新天津生態城依托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機制打造政策爭取渠道,目前已累計爭取68項國家支持政策,2024年成功獲批申報綠色建材產品認證機構資質、進口第三國經新加坡中轉加工的肉制品2項國家支持政策。制定出臺《中新天津生態城關于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支持天津軟件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研究編制《生態城加快游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升級完善《中新天津生態城人才引進、培養與獎勵規定》等政策,有力推動優質民營項目落地及海內外優秀人才集聚。
在提升企業服務效能上,以企業登記為主線,覆蓋企業設立、運營、注銷的全生命周期,融入社保、融資及政策扶持等多元服務,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服務體驗。在全市首創《企業登記全生命周期服務規范》;創新推出加油站租賃、營業性演出等5個領域“一件事”應用場景;在循環經濟物流、建筑施工勞務、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首次推出個體工商戶集群注冊模式,累計落地7家試點企業,2024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生態城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升級版實施方案,10月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正式落戶,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生態環境部《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及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城市典范建設”。
近日,天津市、天津市濱海新區先后就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召開會議,發布《濱海新區關于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關于促進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指引》等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推動民營經濟發展。下一步,中新天津生態城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立足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升級版”建設需求,繼續深入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激發民營企業在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前沿突破、創新服務模式推廣及場景應用落地等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推動民營經濟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中國化工報曲照貴)
4月26日7:30,在天津濱海航母公園2025中新天津生態城半程馬拉松在晨光中鳴槍開賽!伴隨著渤海灣畔的徐徐海風,來自新加坡、德國等7個國家和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各個相關行業近萬名跑者齊聚中新天津生態城...
近日,天津市2025年“國際無廢日”主題宣傳活動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舉行,活動主題為“無中生綠,讓未來無限美好”。活動現場,與會領導為天津渤海石化有限公司等首批6家精品“無廢細胞”授牌。
3月27日,從中新天津生態城新聞發布會獲悉,中新天津生態城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緊緊把握人工智能前沿發展態勢,深入實施“生態+智慧”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在城市治理、智慧能源、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