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德源新材料(石家莊)有限公司憑借全流程技術創新能力與成熟的產業化服務體系,成功中標中石油深能院綠氫電解裝置項目,該項目的落地不僅標志著其在氫能裝備賽道的技術領先性與市場競爭力再獲權威認可,更彰顯了氫能市場對其“技術研發 - 項目落地 - 運維服務” 全周期管理能力的深度信任。
據了解,奧德源本次中標的堿性水制氫裝置集成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以“高效、安全、定制化”定義綠氫行業標桿,具備高效低耗,性能領先特點,采用創新材料與結構、流場優化設計,降低雜散電流,效率提升15%以上,單位制氫能耗實現8000電密/㎡-4.3kW?h,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0%以上,支持寬負荷穩定運行,負荷范圍:5%-120%的寬功率波動范圍,與PEM電解槽的風光可再生能源波動特性適配性相媲美。
同時,還具備安全可靠,穩定運行特點,全系統搭載多重防爆監測與智能預警裝置,關鍵部件通過 8000小時連續運行可靠性測試,故障預警準確率達99%。采用模塊化設計,維護便捷性提升30%,可滿足油田、煉化等多種高危場景的嚴苛安全要求。
不僅如此,奧德源為項目進行了定制化服務,全周期賦能,基于客戶需求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針對中石油深能院項目,量身定制常壓直輸型裝置,適配綠氫耦合等需求,配套全生命周期運維服務體系,搭建數字孿生平臺通過融合物聯網(IoT)、大數據、虛擬仿真等核心技術構建的平臺,在綠氫行業實現了物理世界與數字空間深度交互與閉環優化,這種平臺不僅是數據的“鏡像”,更是驅動決策的“智能引擎”。
此次中標不僅是奧德源技術實力的印證,更凸顯了氫能產業從“技術驗證”向“規模化應用”的關鍵躍遷。隨著我國 “雙碳”目標推進,綠氫作為能源結構轉型的核心載體,其裝備技術創新將成為破局關鍵。未來奧德源將持續加碼風光離網耦合制氫裝置輕量化設計及常壓直輸技術研發。奧德源以“重新定義堿性電解槽能效極限”為目標,正通過持續創新推動氫能從“概念” 走向 “現實”,為我國零碳能源體系建設注入核心動力。
奧德源公司成立于2008年,深耕電化學行業近20年,對電化學領域有著深入研究,以電解裝備核心材料與技術研發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擁有各項專利技術20多項。公司于2008年在國內率先研發出柔性連接膜極距結構彈性支撐體并應用于國內氯堿行業,該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主導和推動了國內氯堿行業電解槽膜極距結構彈性支撐體的發展,先后自主研發了過硫酸鹽、過二硫酸、鹽酸、次氯酸鈉、高鹽廢水及堿性水制氫電解槽。
為適應快速發展的氫能產業以及滿足客戶對柔性連接膜極距結構彈性體及多元合金高性能復合電極產品的需求,于2023年成立了奧德源新材料(石家莊)有限公司,致力于氫能裝備的技術發展和核心部件的研發創新,是堿性水制氫電解槽-柔性連接膜極距結構彈性支撐復合電極的開創者,電解槽催化電極的專業制造商,形成了以多元合金材料制備+拉拔+退火+編織+噴涂+熱解等全產業鏈制氫裝備核心部件供應商及水制氫電解槽技術服務商。
公司始終秉承 “創新為引領,品質為基石” 的理念,專注于電解水制氫領域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生產及技術服務,致力于為全球綠氫產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助力能源轉型與 “雙碳” 目標實現。(通訊員魏曼 中國化工報趙晨光)
打通產業鏈,形成“光伏制綠電、綠電制綠氫”新能源產業格局 7月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建成投用,這是我國首個實現工業運行的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
近日,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檢驗中心)承擔的綠氫裝備與燃料電池技術實證基地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
繼我國首條堿水制氫復合隔膜生產線在西安氫基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用后,新一代3D復合隔膜自主研發成功并實現批量化生產,可降低綠氫制備成本。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6月下旬在西安氫基碳能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
近日,印度石油和天然氣部表示,印度目前正規劃總投資約2萬億盧比(約合230億美元)的綠氫項目計劃,其中包括國內煉油商已經啟動招標程序的4.2萬噸/年的綠氫生產項目。
近日,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兩臺1000Nm3/h電解槽設備在完成最后調試與檢查后,從江蘇無錫工廠啟運發往澳大利亞默里谷氫能園區。這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綠氫項目之一,也是隆基氫能為之交付的首單綠氫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