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海化集團車間里流淌的“家文化”,到新和成山東基地傳承的“老師文化”,再到山東華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誠信文化”,在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文化正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近年來,濰坊濱海開發區以文化軟實力激活創新驅動力、發展內動力,引導企業不斷拓展文化興企強企新路子。
踐行惟實勵新理念 激活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在濰坊濱海開發區,企業不僅注重經濟效益的提升,更將創新意識融入企業文化中。創新與企業文化相輔相成,共同塑造出企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在山東紅點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材料實驗室,多孔石墨烯生產線打破國外壟斷,將生產成本降低60%。山東高信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發費用1000余萬元,在鹽酸水處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敢闖敢試、專注實業、勇于創新、追求卓越是這些企業都有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也是濰坊濱海開發區企業生生不息、愈發強大的精神內核。
“近年來,濰坊濱海開發區堅持‘產業興區、產業強區’不動搖,以打造‘中國藥谷’‘高端新材料產業基地’和‘新能源發展高地’為目標,加快構建‘3+N’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這一戰略定位不僅為該區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企業文化的創新與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睘H坊濱海區黨工委委員、黨群工作部部長王西剛說。
優化開放包容格局 構建高質量發展共享生態
在濰坊濱海開發區的臨港路上,匯聚了國邦、新和成、萬盛、京新、普洛得邦等浙商企業。究竟是什么吸引了這些外來企業在濰坊濱海開發區不斷建廠、追加投資呢?答案是:濰坊濱海開發區開放包容的格局,形成了共享共贏、共同發展的強大整體感召力。
如今,浙商企業不僅彼此深化密切合作關系,還聯合向浙江地區關聯企業宣傳推介濰坊、推介濱海。同時,浙商企業與本土企業的集聚效應轉化為產業協同的“化學反應”,“互為上下游、形成產業鏈”的生態圈應運而生。
眼下,濰坊濱海開發區蓬勃發展的共享文化如同一股強勁的紐帶,將眾多企業緊密相連。正如山東萬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基建管理部經理歐陽春所言:“在濱海我們能實現產業協同,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在方圓100千米之內就可以湊齊了,原料的安全性、便捷性及成本節約性就有保障。比如我們生產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氯氣,是?;瘓F及周邊氯堿企業生產時的副產品,而我們生產時的部分副產品氯化鈉,也是鹽化工企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實現了產業鏈的高度互補?!?/p>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業共生模式,將運輸成本轉化為協同效益,讓競爭關系升華為命運共同體,蹚出了一條“資源集約、產業集中、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濱海模式”。目前,山東海化、濱海石化等30家企業為區內企業供應生產所需的50種基礎化學原材料,化工企業原材料自給率達到20%以上。
錨定自信圖強目標 提升高質量發展區域形象
2025年“項目招引攻堅年”啟動以來,濰坊濱海開發區企業開始勇當規則制定者。高信化學參與制定兩項國標;焦易數科手握110項軟件著作權;新和成將“老師文化”具象為“創新積分制”,研發人員可憑技術成果兌換股權;?;瘓F的智能全自動倒塔技術已輸出國外,中國純堿開始定義國際標準……這種“文化+品牌”的塑造模式,推動全區形成“一企一特色,百企共繁榮”的品牌矩陣,提升了區域知名度與影響力。
以文化人,以文潤區。從鹽堿灘涂到現代化產業高地的華麗轉身,濰坊濱海開發區各大企業憑借獨有的特色文化占領一個又一個高地,這些成績的背后,是企業深耕的文化沃土,更是企業蓄力而上的無窮力量。“我們鼓勵企業學習國內外先進管理理念,將企業文化理念融入日常管理,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各有特色、以文化人、職工認同、卓有成效的企業文化氛圍,為濰坊濱海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王西剛表示。
在“雙碳”戰略實施進程中,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天津經開區)近期傳來捷報——成功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碳達峰試點名單,成為天津市首個獲此殊榮的園區。這是繼獲評首批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示范區50強后,天津經...
9月4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2024年度省特色產業園名單,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省級特色產業園(綠色石化)評審,成為今年廣東省唯一上榜的化工園區,這標志著園區發展邁入了全新階段。
9月1日,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召開9月份月度工作例會,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園區9月份重點工作,確保三季度順利收官,為全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奠定堅實基礎。?會上,新材料科技園有限公司、科技園各部門....
?綠色轉型正成為化工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以現代煤化工產業為支柱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下稱寧東基地)在脫“灰”奔“綠”的轉型實踐中交上了一份充實答卷——通過全產業鏈減碳增綠、綠電園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