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40年的發展歷程中,江蘇江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鍋股份)始終以高質量、高技術、高標準在化工裝備制造市場中贏得良好了的市場口碑,在過程設備的研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23年,江鍋股份承包了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項目大直徑重疊式浮頭換熱器、內縮焊換熱器、管殼式反應器等設備的設計制造任務,獲得埃克森美孚中國1號項目優秀供應商、埃克森美孚廣東大亞灣乙烯項目優秀供應商等榮譽。
高要求 嚴控產品質量
“我們始終將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用戶對江鍋品牌的認可,靠的是過硬的實力。”江鍋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張建東說。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涉足有機硅裝置的換熱器時,江鍋股份針對有機硅裝置生產介質腐蝕性強、遇水反應等特點,就敢于立下“軍令狀”:保證零泄漏,否則不用結款。江鍋股份引入國外產品設計制造經驗,通過渦流探傷、超聲波檢測、水壓試驗等等工藝檢測方法,嚴格控制換熱管質量。
“那時候不像現在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和裝備,換熱管到廠后,我們還要進行嚴格的復驗,對每一根換熱管打水壓進行篩選,保證每一根管頭的焊縫質量,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后來設備在運行期內沒有發生一起泄漏事故。”張建東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仍記憶猶新。
據江鍋股份總工程師范文斌介紹,為更好地控制焊接質量,2018年,江鍋股份率先引入X射線棒陽極檢測技術,通過不斷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檢測流程和實施方案,大大提高了產品合格率,提升了員工的焊接技術水平。
江鍋股份先后又引入衍射時差法(TOFD)超聲波檢測技術、相控陣檢測(PAUT)技術等先進的無損檢測技術,并建立了用于操作培訓和設備校準的樣品實驗室。先進無損檢測裝備的配備以及檢測技術的推廣普及應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實現穩定可靠的產品品質保駕護航。同時,江鍋股份也是國內最早一批引入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裝備制造廠家之一,通過對銷售、工藝、財務、生產進行實時監控,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流程均具有可追溯性,并建立了嚴謹的制造管理體系,不斷優化出廠產品的品質。
高標準 構建智造體系
2022年,隨著公司股改實施,江鍋股份將“智能裝備”一詞加入公司名稱之中,也意味著智能化生產體系建設被納入公司的發展戰略中。
范文斌告訴記者,未來江鍋股份將從三方面建立起高度標準化的智能制造體系。一是通過多個管理系統的落地實施,將設計文件數據、工藝文件數據進行標準化、數字化,打造專業的一體化技術數據服務平臺,實現技術數據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高效流轉、無縫銜接,消除信息孤島,逐漸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公,提高運營效率;二是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優勢,整合過程的基本數據和實時數據,將大量的日常工作進行標準化、體系化構建,逐步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數據庫,形成標準化、規范性的作業指導,降低產品實現過程中各個流程環節的技術難度;三是在數字化網絡平臺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持續改進,逐步實現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物流等環節的集成優化,推進企業數字化設計、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優化、精益生產、可視化管理、質量控制與追溯、智能物流等快速提升,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制造、焊接工藝的智能化、標準化,也可將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最小化。張建東認為,智能化和標準化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生產體系的標準化將加速智能化的進程;另一方面,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更需要標準化流程的鋪墊,才能更快地形成“戰斗力”,實現自動化批量生產,降低成本。
“隨著用戶對生產效率和快速響應要求越來越高,建設柔性生產線、實現定制化生產成為化工裝備制造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張建東說,“我們將建設智能化程度高的新廠房,在換熱器智能化裝配環節,還會打造流水化的柔性生產作業產線,比如在管頭及其他焊縫自動化焊接方面,公司規劃布置幾十臺自動焊接機器人,到那時,工作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
高技術 革新工藝設備
對于化工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彎道超車”,從跟跑變成領跑,對工藝和設備的不斷革新就是繞不開的坎兒。
近年來,江鍋股份不斷在裝配、焊接、檢驗檢測等環節引入高端先進生產裝備,并在原有的等離子焊、窄間隙焊、熱絲TIG焊、機械臂自動焊接、可視化焊接等工藝基礎上,反復實驗驗證、不斷迭代優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江鍋特色的設備制造工藝流程,擁有了一批有特色、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比如以內孔焊、內縮焊、薄管板、折流桿、發卡式為代表的新型結構換熱器,以急冷換熱器、流化床反應器、多晶硅換熱器、臭氧發生器、碳化塔等為代表的特色壓力容器產品。同時,江鍋股份還聯合焊接設備生產廠家,研發了可視化內孔自動焊接等技術,配套研發生產了耐高溫遠程可視化等輔助設備,解決了長距離內孔對接焊縫可視化焊接等難題。
此外,江鍋股份在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還通過多種宣傳渠道,鼓勵員工圍繞安全生產、增產增效、降本節支等方面獻計獻策。該公司舉行的“提合理化建議、獻金點子活動”中,《復合板復合層自動化焊接新工藝》《高溫礦漿預熱器(鈦復合板設備)制造技術》《一種新型熱處理支撐結構》等等“金點子”脫穎而出,被上報到集團公司。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研究新材料、新裝備以及新制造工藝,走一條屬于江鍋股份自己的差異化道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擴大公司在化工裝備制造產業中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張建東說。
日前,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傳來消息,隨著卡塔爾ISND5-2項目最后一條10英寸海管鋪設完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冷金屬過渡(CMT)全自動焊設備完成首次應用。
9月12日,隨著最后一個模塊平穩吊裝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建設現場10臺裂解爐全部完成封頂,該項目乙烯裝置的又一項關鍵施工節點順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寶石管業公司自主研發的直徑88.9毫米大口徑CT110連續管,搭配常規油管形成組合工藝,首次在新疆油田瑪湖井場進行深井鹽結晶解堵作業,順利將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為油氣田復雜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