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5月26日,應急管理部在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舉辦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安全科技之旅”應急科普特色活動,展示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領域科技創新實踐和科學普及成果,推動應急科普能力建設,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濃厚氛圍,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科普。(央視新聞供圖)
今年5月20~31日是第23個全國科技活動周,應急管理部舉辦“安全科技之旅”應急科普特色活動,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論述精神、應急管理科技創新實踐和科普成果展示、應急管理科技創新成果體驗互動”等3項內容組成,借助多媒體、圖文、器材設備展示,結合邊坡雷達作業、尾礦庫VR虛擬現實演示、空地協同智能機器人、便攜式作業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手持式激光甲烷遙測儀、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平臺功能演示等,多維度展現應急管理科技創新實踐和科學普及成果。
活動期間,通過開展重點政策宣傳、應急科普講解、科普互動體驗、發放科普知識讀物等應急特色科普活動,社會公眾近距離與科技人員、科普工作者互動,增進了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等科學技術的了解,進一步感受應急管理領域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的成效,激發科技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安全生產科學素質和意識,共同營造“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氛圍。
本次活動持續10天,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應急管理部系統相關單位及部分高校、企業、中小學師生代表到現場參觀體驗。
在新疆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九團九連九豐合作社的140畝花生示范田里,翠綠的秧苗正迎風搖曳,飽滿的莢果悄然藏于土中,一幅生機勃勃的豐收圖景徐徐鋪展。這片充滿希望的田地,正是新疆天業集團全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種...
8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一經發布,便迅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下半年以來,蘭州石化機電儀運維中心機修四部持續開展“查找身邊安全隱患”活動,引導職工從細節入手,樹立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全面排查各類安全風險隱患,以實際行動守護化工生產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