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宇創承制四大塔器抵達水東港
中化新網訊 5月31日,茂名石化煉油轉型升級及乙烯提質改造項目迎來關鍵節點——首船大件設備“四大塔器”(乙烯塔、1/2號丙烯塔、堿洗塔)順利抵達水東港。
南京宇創董事長劉飛(左六)在設備交付現場。
這批由南京宇創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京宇創”)承制的“中樞設備”,總重3000噸、最大直徑7.8米。南京宇創董事長劉飛表示,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公司與茂名石化建立了“日溝通、周調度”工作模式,從進場到現場卸船實現全流程精細化管控,歷經7天江海聯運從南京直抵廣東。
“四大塔器”成功抵港的背后,是中國國產超限裝備制造的硬實力。此次交付的四大塔器是茂名石化164萬噸/年乙烯升級改造的核心設備。劉飛表示,面對超大直徑(7.8米)、超長距離(1200海里海運)帶來的行業公認難題,南京宇創依托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技術能力,形成了有效解決方案。
一是臨港智造運輸模式。依托南京濱江廠區毗鄰長江碼頭的區位優勢(距大件碼頭僅2.6公里),首創“廠區直裝+萬噸滾裝船”聯運方案,規避陸運限高限重瓶頸。該廠區已成功實現直徑12米、重量達千噸級超限壓力容器的制造與直接裝船外運。
二是大型塔器現場組焊經驗。針對無法整體運輸的特大型設備,南京宇創擁有近20年的現場分片預制與組焊技術經驗。其制造的塔器設備是構成現代石化裝置的核心結構單元,設備應用于沙特硫酸項目以及國內多個大型煉化基地建設,特別是在直徑8米以上的大型塔器設備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當直徑7.8米的巨塔經江海聯運跨越千里精準就位、43分鐘高效卸船順利完成,展現出我國“制造-運輸-安裝”一體化能力。“唯有技術創新,才能讓大國重器成為暢通雙循環的‘鋼鐵紐帶’?!眲w說。
劉飛指出,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工藝改進是南京宇創保持競爭力的基礎。2018年以來,南京宇創新增核心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構建了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其研發的專利產品“法蘭連接式鋁鎂料倉”,以其超輕量化設計、卓越耐腐蝕性及超強結構安全性,已連續5年穩居市場占有率首位,并獲得中國石化集團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成為該領域的“隱形冠軍”。目前,該產品在中石化鎮海煉化基地、殼牌惠州項目等多個大型乙烯項目中成功應用超過300臺。
在復合板、低溫鋼及特種不銹鋼等材料的焊接、成型和熱處理方面,南京宇創同樣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能夠滿足不同工況的嚴苛要求,其制造的直徑9.3米EO吸收塔、CO?吸收塔等復合板設備已應用于鎮?;亍?/p>
設備在南京碼頭裝船運輸。
6月17日,在中原油田海通1井現場,一套105兆帕新型防噴器整體吊裝裝置順利完成試驗應用,成功解決了傳統吊裝方式導致的防噴器傾倒、閘板變形等安全隱患,為鉆井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日前,在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CPECC)西南分公司承擔的冀東油田南堡聯合站天然氣深冷提效工程施工現場,高達49.1米的脫甲烷塔及框架一次性吊裝就位。
近日,在已關停的常減壓蒸餾裝置現場,河南油田能化公司開展地磚利舊搬遷工程第三次集中行動。面對市場疲軟態勢,該公司通過實施利舊降本等措施,對廢舊停用裝置物資進行循環再利用,在滿足了生產需求的同時,實現了...
針對切粒機軸承盒頻繁進水導致軸承銹蝕損壞的難題,日前,吉林石化公司第二ABS車間技術團隊以一項結構精巧、成本低廉的改造,根治了這一“老大難”,預計每年可為企業節約維修成本數十萬元。
6月24日,由長城鉆探西部鉆井分公司40500隊承鉆的蘇11-43-66井以6.5天的鉆井周期順利完鉆,刷新10年來該地區最短鉆井周期紀錄,使蘇里格致密氣鉆井周期首次突破7天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