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降下來了!”5月14日,在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工業防護中心綏中油管清洗車間,安全員應新良看著手持噪音測試儀顯示屏上的數據興奮不已。車間里,油管翻轉、管架托舉、高壓水槍噴射等交替忙碌的鋼鐵設備原本會發出巨大噪聲,此時卻如同壓低了的“耳語”,一線作業人員即便不戴耳塞也能好好工作。類似“降調”還發生在加工制造車間、數字化預制車間、犧牲陽極生產車間等多個作業場所。
過去,車間里吊裝、清洗、焊接、打磨等作業噪聲嚴重超標,特別是多種設備同時工作時,宛如一場鋼鐵“交響曲”,會對一線作業人員的聽力、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雖然工作人員戴著耳塞有了基本防護,但也成了溝通的一大障礙,交流經常需要連比劃帶猜,耳塞戴久了還會感覺不適。
“一定要想辦法治理噪聲超標,從根源上保護員工身心健康!”海油發展裝備近三年來著力推動工程降噪計劃。
經過調研分析,公司共有21個存在噪聲職業危害的工作場所,主要集中于工藝設備制作、管材加工、油管清洗、板材預制處理等流程環節。為此,海油發展裝備設置了91個噪聲監測點,從產噪設備更新、工藝流程優化、作業方式改變等方面入手,讓目標作業點逐個降噪,昔日噪聲超標的車間“舊貌換新顏”。
在油管清洗車間,高壓水槍在工作時發出的巨大聲響,是該車間的主要噪聲源。仔細分析設備工作原理和產噪原因后,海油發展裝備采取在水槍槍頭增加防噴桶的方式,遮蓋管子末端,讓水射流這一動作在封閉空間里進行,避免了巨大射流的破空聲,實現精準降噪。在天津漢沽套管生產線上,水壓機的吹水裝置因與套管管口有一定距離,吹水時噪聲大,海油發展裝備通過加裝空氣噴嘴和移動支架,讓設備自動進行移動、吹掃,不但降低了噪聲,還提高了管內積水的吹掃效率。“過去,老舊設備作業時噪聲很大,我們經過更新迭代或改造,讓他們‘安靜’作業的同時又提高了運行效率。”海油發展裝備加工制造中心安全生產部業務負責人劉超說。
工藝流程中的噪聲是作業車間的另一大噪聲源頭,海油發展裝備進行了針對性治理。針對油管清洗檢測作業時,油管與輸送裝置、油管與油管之間產生的摩擦、碰撞聲,采取在管架上鋪設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質、加裝隔音棒的方式降噪;針對套管生產上料環節倒運、裝卸時噪聲大的問題,將“車輛倒運”改為“套管自動上料裝置倒運”。此外,海油發展裝備還采取了以電動機械臂替代氣缸托舉、設計優化套管流轉降噪裝置、加裝隔音鋼化玻璃、內外鋁制墻板、防靜電阻燃地板磚等舉措綜合降噪。
除了設備和流程的改進,一線員工作業方式的改變也是減少噪聲、保護其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海油發展裝備設施中心數字化預制車間,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使作業人員不得不近距離接觸噪聲較大的生產過程。自從推行了數字化焊接,工作人員只需要在焊接防護罩和防護帶之外操作控制面板,遠程控制焊接和打磨機器人,從源頭隔絕了作業噪聲。還有諸如應用桁架機器人和平移鏈傳輸、采用橫向運輸機器人運送等一系列自動化替代人工作業的方式,都讓車間生產環境更舒適、人員作業更輕松。
“今年,我們將在成功降噪作業試點的基礎上,繼續升級降噪手段,擴大降噪范圍,給一線員工創造一個更加舒適、安全的作業環境。”海油發展裝備安全生產部有關負責人說。
憑借在健康企業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第四批健康企業建設優秀案例”。得益于多年在健康企業建設方面的付出,陜鼓人均主要經營指標接近或超過國際標桿企業,人均績效連續十多年全...
多年來,潞安化工集團煤基清潔能源公司堅持將職工文化生活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思想引領、載體創新、服務升級”三維發力,已構建起具有時代特征、企業特色的職工文化生態體系。
7月1日,錦州石化舉行健康驛站建成投用啟動會。該驛站由“健康小屋”擴建而來,依托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管理運行,旨在全方位保障員工身心健康,以“健康護航”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6月27日,國投集團正式發布《2024可持續發展報告》(簡稱《報告》),以“國投種業鍛造農業‘中國芯’”“‘關愛她’激活鄉村教育內生力”“以‘改’賦能,讓產業工人更有奔頭”3篇專題故事的形式,生動展現...
日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黑龍江省“技耀龍江照亮前程”技能人才培養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技能人才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