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把握我國生物降解塑料產業發展現狀,深入剖析現存問題,精準研判未來趨勢,9月4日至7日,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年度調研安排,繼對廣東省、海南省、云南省進行調研后,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率業內知名專家組成的調研組,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入多家代表性企業和科研院所實地調研,旨在通過實地考察,更深入掌握行業發展現狀與挑戰,為產學研用合作提供實證支持。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教授季君暉、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楊尚寶應邀參與,為調研注入強勁的專業力量。
9月4日,調研組與新疆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部門、新疆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新疆塑料協會有關負責同志,就新疆地區降解塑料的生產及應用展開座談。與會專家和部門代表指出,加快新疆可降解塑料農業地膜的應用勢在必行,但同時個別作物也面臨降解周期與功能周期的矛盾,不同地域、氣候、作物的需求差異顯著等挑戰。需結合新疆實際,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系統性需求分析、技術研發和政策支持,以促進可降解塑料在新疆農業領域的科學應用。
9月5日至7日,調研組先后赴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疆藍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學東華天業新材料有限公司、石河子農業科學研究院調研。調研組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考察創新中心和試驗田,詳細了解生產經營狀況。
調研獲悉,藍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自主開發并推廣PBAT產品,同時大力推動完全可生物降解地膜在新疆的研發與應用,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推廣使用可生物降解地膜超百萬畝。為全面展示PBAT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性能,2025年藍山屯河在其子公司及研究院空閑區域鋪設生物降解地膜,覆蓋根莖類、蔬菜、甜菜等多種作物,定期觀測和收集試驗數據,評估應用效果。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王格俠教授介紹,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行業引領者,不僅擁有領先的全產業鏈技術,更具備服務全球的產業規模。其中,頭部企業藍山屯河和金發科技的產能分別占全國總產能的25%和11%。歷經多年發展,特別是2020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發改環資〔2020〕80號)發布后,生物降解塑料成本逐步逼近傳統塑料,應用領域正從一次性包裝擴展至農業、漁業、餐飲具、醫療、電子信息、紡織、3D打印等領域,逐步由環保型向功能型和安全型材料轉變。然而,降解塑料產業面臨結構性過剩、產能利用率低、公眾認知存在明顯誤區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發展。未來,生物降解塑料需兼具更豐富的使用性能和更可控的降解性能,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對材料功能期和降解時間的差異化需求;同時需立足自然環境實際,關注其在土壤、海水、填埋場等全自然域的降解性能,而非局限于工業堆肥條件。此外,作為最易化學再生的縮聚類樹脂材料,降解塑料還需深入探索其回收路徑的經濟性化學再生方案。后續更應關注和強化科普宣傳,引導消費端科學理性看待可降解產品的市場推廣與應用。
調研組實地考察了藍山屯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44團及石河子農科院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基地,查看甜菜、花生、玉米、馬鈴薯、蔬菜、棉花等作物試驗田,詳細掌握降解地膜實際使用狀況,深入了解其在除草、保墑、保濕等方面的應用與技術開發進展,對比分析其與非降解地膜的差異,了解非降解地膜對環境和土壤的危害。
調研及座談期間,趙俊貴對企業生物降解產品的戰略布局、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成果予以肯定,期望企業充分發揮優勢,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共同推動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雙方就行業政策、關鍵技術攻關、標準體系建設及下游應用推廣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調研組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科技創新與數智化部、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銷售有限公司、重慶建峰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能源化工規劃發展部等單位的13名專家組成。化工新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卜新平、副秘書長鄧會昌、副主任焦陽等參與調研。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9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7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砥礪奮進“十四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國資央.....
工業和信息化部9月16日發布《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參考指引(2025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
“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為全球臭氧層保護和氣候治理注入強勁動力,為推動構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做出重要貢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在9月16日召開的紀念《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