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海化熱電公司,有這樣一位深耕鍋爐檢修領域的工匠大師。他視設備如朋友,以赤誠之心和精湛技藝呵護設備,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他就是海化熱電公司檢修部鍋爐本體班班長王如生,曾獲海化技能專家、海化大工匠稱號,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如生工匠創新工作室”被評為濰坊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所在班組也曾獲“山東省安全生產十佳班組”“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榮譽稱號。
“摸透設備秉性”
參加工作30多年來,王如生始終堅守在鍋爐檢修一線。
“這些伙計靈敏著呢,螺絲不緊、管壁不平、潤滑油不足,他們馬上就會使性子。要想他始終聽話,就要摸透設備秉性。”王如生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做好設備的維護檢修,讓他們始終保持優良的運行狀態,這是我們的天職。”
為履行企業環保責任,推進熱電系統節能環保運行,近年來,該公司實施了鍋爐脫硫與脫硝改造和干氣、氫氣摻燃等技改項目。對于鍋爐本體班來說,鍋爐脫硫與脫硝是嶄新課題,手頭上一無圖紙,二無資料,多年的鍋爐維修經驗對新設備來說派不上用場。
但困難難不倒王如生。王如生帶領班組技術骨干員工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探索新系統維修保養技術。他們通過網上查閱資料、盯靠現場、向廠家咨詢等途徑,在不斷學習中逐漸摸透了這些設備的“秉性”。
“要像醫生對待患者”
“管理設備要像醫生對待患者,來不得半點虛的,到期必修,修就一定要修好。”這是王如生對待設備管理的職業操守。他強化設備維修計劃管理,秉持“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將每項工作都當作搶修任務來對待,全年消除600余項缺陷隱患,有力保障了生產的順利進行。
王如生積極投身于鍋爐安全、穩定、高效及節能減排的研究。員工在巡檢時,發現脫硝用氨水噴槍出現了堵塞。如果持續堵塞會導致氨泵損壞,造成環保超標,而員工對噴槍內部構造一無所知。于是,王如生帶領組員小心翼翼地用鋼鋸剖開噴槍后部,仔細研究內部構造,用針一點一點將堵塞的地方捅開,通過聞氣味、看噴霧形狀變化耐心調試,調節最佳節點。當時,刺鼻的氨味和嗆眼的氨霧使在場員工惡心頭痛,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堅持進行一次又一次地調試,終于完成了9只氨水槍的投堵調試工作,挽回10萬多元損失。王如生向公司提出氨水噴槍壓力與壓縮空氣壓力相匹配的合理化建議,為設備安穩高效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咱們一起進步”
鍋爐本體班主要擔負著熱電公司7臺循環流化床鍋爐的大小修和日常維護工作,工作環境有三多,即特級高處作業多、易燃品多、急難險重任務多,并且容易受到高溫、高壓、粉塵、噪音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下,既要出色地完成檢維修任務,還要保證自身和他人安全,靠的是訓練有素、應對有方,靠的是責任落實、防護到位。
“咱們一起進步,把技術都學精,以后不管啥難題都不怕。”這是王如生經常對徒弟們說的話。作為班組的“領頭羊”,王如生帶頭鉆研新工藝、新方法,時刻勉勵督促大家提升知識水平與檢修技能。三年來,他悉心培養了8名青工,作為內訓師授課21次,培訓人次達213人。王如生修訂的《循環流化床鍋爐檢修規程》,為檢修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讓各項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
正是因為王如生帶領班組不斷強化安全標準化管理,狠抓設備缺陷管理閉環控制,班組安全意識得到強化、安全習慣得到培養、安全技能得到提高,30多年未發生人員傷害和設備事故,創造了“零工傷、零事故”紀錄。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