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提出三舉措應對過剩
今年以來氯化銨市場轉牛,但中國化工報記者上周從中國純堿工業協會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產大于銷,國內氯化銨生產經營困難形勢并未根本好轉,為此協會提出了3項措施以應對產能過剩。
據介紹,氯化銨行業目前主要有五大困難:一是氯化銨產能太大,至2014年底已達1589萬噸;二是尿素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在低位徘徊,對氯化銨價格影響較大;三是國內環保要求鍋爐煙道氣實現脫硫、脫硝,導致硫酸銨、硝酸銨的產量大增,造成大量的硫基復合肥、硝基復合肥直接替代或擠壓了氯基復合肥市場;四是高塔高濃度復合肥產量增加,工藝上減少了氯化銨用量;五是由于氯化銨出口市場沒打開,出口量多年停留在較低水平。
為緩解氯化銨產大于銷的局面,中國純堿工業協會提出了3項措施:首先是增加氯化銨出口。多年來氯化銨出口一直停留在較低水平,年出口量只占氯化銨年產量的3%左右,擴大出口量是緩解國內市場壓力的有效措施。其次,提倡氯化銨造粒。目前氯化銨主要是作為復合肥的原料,很少直接施肥,協會鼓勵企業通過造粒擴大氯化銨的直接施用量,為氯化銨銷售開辟一條新途徑。再次,有條件的聯堿廠可考慮改用井下循環制堿技術。
據了解,目前已有部分聯堿企業響應協會的號召開始行動。如果每年氯化銨出口100萬噸,通過造粒直接施肥100萬噸,加上有條件的聯堿企業通過改用井下循環制堿技術,減少部分氯化銨產能,氯化銨產大于銷的局面就有望基本得到緩解。
?
前不久還“高燒”不退、猶如盛夏的氯化銨市場,現在卻受到了多面夾擊,難見曙光,漸漸跌入“寒冬”。10月13日,國內氯化銨濕銨主流出廠報價550~630元(噸價,下同),干銨出廠報價在620~680元...
6月30日,中國純堿工業協會會長王錫嶺向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氯化銨行情好轉,帶動國內聯堿生產企業效益轉好。這使得今年純堿行業的整體效益有望好于去年,虧損額和虧損面都將有所縮減。
4月9日,在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2015年度石化行業產能預警報告發布。報告預計,2015年,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程度基本觸底,呈現積極變化。其中,磷銨、純堿、電石等行業產能過剩將進一步改善,煉油、氯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