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由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主導研發的2臺儲罐浮艙智能焊接機器人在遼寧錦州港原油儲罐區工程施工現場成功完成工況驗證。
據介紹,該智能焊接機器人可通過平、立、仰等焊接姿態,實現鋼板、桁架、環壁板等十多種焊接場景。此次工程驗證焊接合格率達到100%,與人工焊接相比,智能焊接機器人的整體工效也可提升3~4倍。
2022年底,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成立儲罐浮艙智能焊接機器人專項攻關課題組,系統開展技術需求深度分析、作業場景精細拆分,歷經大量焊接工藝試驗、數據深度解析及模擬工況驗證,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顯著工程應用價值的儲罐浮艙智能焊接機器人技術成果。該儲罐浮艙智能焊接機器人不僅有效解決了大型儲罐制造過程中焊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的難題,還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操作所面臨的安全風險。
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一級工程師張成杰介紹說,智能焊接機器人的最大特點是適合儲罐浮艙、船舶等狹小空間,未來可在5萬立方米及以上儲罐項目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浮艙內部狹窄空間內,智能焊接機器人能夠通過提前設置好的參數,自動尋找焊縫,一個浮艙隔板的焊接僅需30分鐘就可完成,整個過程又快又穩。
“機器人焊接的焊縫飽滿均勻,質量穩定可靠。在我們的儲罐浮艙結構中,共有68個浮艙和550多個桁架,部分施工空間極為狹小,操作難度極大。智能焊接機器人的應用,為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比A北分公司工程控制部經理、錦州港原油儲罐工程項目經理壽新龍說。下一步,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將繼續加大在高端裝備智能研發領域的投入力度,以持續的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節能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化工企業面臨的壓力逐步攀升,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已成為化工企業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日前,遼寧省印發《遼寧省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圍繞石油化工等領域重點打造8個人工智能(AI)融合發展產業集群,聚焦石化領域開展垂直大模型訓練、應用、推廣,打造一批...
近日,寰球六建公司承建的塔里木120萬噸/年二期乙烯項目率先投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首臺一體式智能焊材庫,廠區焊接材料管理正式邁入智能化、數字化時代。
6月25日,湖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業行活動——走進化工行業暨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宜昌站開幕。活動聚焦化工行業轉型痛點,匯聚政產學研用多方力量,通過政策解讀、經驗分享、案例展示與實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