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隊衛生員到企業采油技術尖兵,從無償獻血者到公益領路人……無論是“軍營綠”還是“石油紅”,李飛的身份在變,但黨員與退役軍人的一顆丹心從未改變。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中國石化精神文明建設標兵、河南省身邊的榜樣……20余項榮譽背后,是這位河南油田采油二廠員工用熱血與堅守演繹的動人故事、銘刻的熾熱真心。
軍旅熔爐:淬硬擔當 熱血鑄魂
18歲的李飛,因人民子弟兵抗洪搶險的壯舉深受感召,毅然穿上軍裝。5年軍旅生涯,他以白求恩“救死扶傷”的精神為燈,以雷鋒“甘于奉獻”的信念為鏡,在苦累中淬煉初心——連續3年獲評優秀士兵,成為同年兵中首批入黨的先鋒。
作為衛生員班長,他不僅筑牢部隊醫療保障的“防火墻”,更帶著藥箱走進駐地村莊,為困難群眾送醫送藥、普及健康知識,讓“三下鄉”的暖流漫過鄉野。2003年春,“非典”疫情突襲河北,他與戰友連續鏖戰兩月,為600余人筑起生命防線,以“零感染、零死亡”的戰績榮立個人三等功。而自2001年在部隊首次無償獻血起,他累計獻血已達3.6萬余毫升,相當于9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和,全國無償獻血雙項終身榮譽獎,正是對這份堅持最厚重的禮贊。
石油一線:扎根戈壁 匠心綻放
2004年,李飛脫下軍裝換上紅工衣,帶著軍營磨出的韌勁扎進采油一線。20余年間,他在井架下拜師學藝,在實踐中鉆研琢磨,從零基礎的“門外漢”蛻變為獨當一面的高級技師。筆尖在圖紙上流淌智慧,汗水在井場里澆灌成果,2項QC成果、3項科技成果、12項技術創新項目接連落地,破解了一個個生產難題,創造經濟效益120余萬元。
2021年,響應河南油田外闖市場號召,他主動請纓奔赴新疆大漠。作為站庫班長,“沖鋒在前”是他刻進骨子里的習慣:突發難題面前總有他的身影,緊急任務來時他永遠第一個站出來。他創新推出“安全隨手拍”“HSE正激勵積分”等舉措,帶領班組排查治理隱患96處,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四載戈壁風沙,他捧回“優秀技師”“先進工作者”等榮譽,更贏得甲方單位的由衷贊譽。
公益路上:以愛為燈 照亮遠方
工作之外,李飛的腳步始終向需要溫暖的地方延伸。20多年來,他把業余時間化作照亮他人的光,以河南油田愛心協會副會長的身份,牽起無數志愿者的手,在助殘、幫困、敬老、助學的路上堅定前行。
他牽頭為8所小學建起圖書室,4.2萬冊圖書里藏著孩子們對世界的向往;為農村留守兒童送去的6萬余元學習用品和衣物,裹著沉甸甸的牽掛;10次“黃手環行動”,讓21位走失老人重新握住家人的手。每逢傳統節日,養老院與“空巢”老人家中總有他的身影,親情陪護驅散孤獨;應急救護知識進校園、愛心送粥、文明交通引導、關愛抗戰石油老兵。
作為河南省南陽市首個紅十字“三獻”志愿服務隊的組建者,他帶著團隊走進村鎮、社區、單位,280余場宣傳點燃更多愛心:4000余人加入無償獻血隊伍,1000余人在中華骨髓庫留下生命火種,200余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
“我是黨員,也是退役軍人。”李飛的話語樸實而堅定,“能用愛心和知識幫到更多人,就是最踏實的幸福。”這份初心,在軍營中淬煉得愈發純粹,在河南油田上閃耀得愈發熾熱,更在公益路上,照亮了無數人。
近日,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開展“質量月”活動,針對氣礦穩產上產的現狀,圍繞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采購物資質量管理、開展質量風險排查、開展天然氣專項質量抽檢、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6...
近日,河北省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曹妃甸公司)的“培育積極向上健康文化,鼓勵員工創新與成長”案例在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組織活動中獲評“2024全國健康企業建設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