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9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9項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包括1項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8項推薦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1項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是《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代替GBZ188—2014),自2026年8月1日起施行,原有標準同時廢止;8項推薦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分別是《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標準》(代替GBZ/T196—2007)《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標準第1部分:生產性粉塵》(代替GBZ/T229.1—2010)《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標準第2部分:化學物》(代替GBZ/T229.2—2010)《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標準第3部分:高溫作業》(代替GBZ/T229.3—2010)《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標準第166部分:2-氨基吡啶》《工作場所粉塵危害預防控制指南》《工程爆破炮煙職業危害預防控制指南》《工作場所空氣中呼吸性粉塵分級管理標準煤塵》,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原有標準同時廢止。
記者梳理發現,新發布的《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規定了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原則和對接觸相關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開展健康監護的目標疾病、健康檢查的內容和周期,較原有標準,除結構性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在主要技術內容方面也進行了調整,部分內容與石化行業息息相關。值得關注的是,新發布的《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增加了接觸甲苯、溴丙烷、碘甲烷、環氧乙烷、氯乙酸、銦及其化合物、煤焦油、煤焦油瀝青、石油瀝青、β-萘胺等人員的健康監護;增加了接觸鉛及其無機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氟及其無機化合物、二硫化碳、丙烯酰胺作業人員的應急健康檢查;增加了接觸苯的氨基與硝基化合物、光氣、一甲胺、有機氟、硫酸二甲酯作業人員的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
《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標準第2部分:化學物》更改了分級依據、化學物的危害程度、有毒作業分級等內容。
近日,西南油氣田公司重慶氣礦開展“質量月”活動,針對氣礦穩產上產的現狀,圍繞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采購物資質量管理、開展質量風險排查、開展天然氣專項質量抽檢、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6...
近日,河北省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曹妃甸公司)的“培育積極向上健康文化,鼓勵員工創新與成長”案例在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組織活動中獲評“2024全國健康企業建設特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