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當地時間6月24日晚,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贛鋒馬里Goulamina項目完成首批鋰精礦裝船,正式啟航發往中國,預計8月初抵達國內港口。該批鋰精礦由礦山現場裝載后經陸運至發運港,首批卡車于馬里時間5月7日抵達港口。
Goulamina項目位于非洲馬里,已勘探的礦石資源總量為2.11億噸,于2024年投產,一期規劃年產能50.6萬噸鋰精礦,是贛鋒自主開發、運營的首個非洲鋰資源項目。
本次為贛鋒首個自主建設、運營的非洲鋰資源項目的首次發運,也是西非地區首次出口鋰精礦,這標志著贛鋒鋰業在非洲的鋰資源布局已邁入實質性產出階段。
長期以來,全球鋰來源相對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而隨著近年來鋰電行業不斷縮短庫存周轉周期,產業對供應鏈的穩定性需求愈發突出。
為實現穩定的原材料供給,贛鋒于2011年起進行全球資源布局。目前,贛鋒投產資源所在地已覆蓋馬里、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資源種類包括鋰輝石、鹽湖及鋰云母。愈發多元化的資源供給體系,正逐步加強贛鋒的原材料供應鏈韌性。
近年來,贛鋒持續關注全球范圍內的優質資源及配套項目,并做好資源項目與生產項目的產能匹配,以避免形成資源上的浪費或緊缺。具體到資源端,贛鋒自建光伏發電站及儲能系統,為項目提供不間斷的低成本綠色電力;以DLE提鋰工藝、水循環等方案,降低單位產品的資源消耗;提前布局電池回收業務,實現鋰的循環再生……通過一系列舉措,使資源即便面臨氣候、能源等挑戰,也依然能夠維持正常運營。
此外,贛鋒亦通過引入數字化平臺、智能化設備等方案,增強信息可視化,更精準地預測供應鏈運營狀況及庫存水平,及時有效地采取各類措施以應對可能產生的風險。
通過一系列資源、技術等方面的布局,鋰供應鏈得以由脆轉韌。當馬里的鋰精礦跨越非亞大陸時,其承載的不僅僅是礦產資源,也是能源轉型挑戰下的贛鋒答案。
近日,美國霍尼韋爾、英國莊信萬豐、德國吉達拉能源公司和日本三星工程公司宣布,成立一個戰略技術聯盟,旨在推出一個開創性的解決方案,利用生物質和城市固體廢物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幫助各國滿足其...
近日,由寧德時代子公司普勤時代(CBL)、印尼國有礦業公司ANTAM與印尼電池公司IBC組成聯合體共同投資建設的印尼鎳資源和電池產業鏈項目奠基。項目未來總投資額近60億美元,規劃年產電池可支持20-3...
科思創近日宣布,已完成其位于上海的涂料與膠黏劑配方實驗室的擴建項目,此舉將顯著提升公司為亞太地區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速度和能力。
近日,中國石化華北石油工程科威特項目收到甲方賀信,祝賀該項目SP158隊榮獲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KOC)授予的“連續15年安全無事故”殊榮,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中國石化在科威特鉆井隊安全作業時間最長紀...
在近日舉行的巴黎航展上,道達爾能源與Quatra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15年的協議。Quatra是歐洲廢棄食用油收集和回收利用市場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