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8時,廣東石化質檢部班長鄧淞源從座位上起身,迎向來交接班的工作人員。2分鐘后,他離開實驗室,習慣性地轉頭看了一眼曾經放著交接班出勤單的地方——那里如今已經空空如也。而在他的背后,新來的值班人員正在將自己的出勤狀況登錄到中控屏上,和設備檢修、待檢樣品等數據整齊排列在一起。
從20分鐘到2分鐘,這是廣東石化智能實驗室上線后給廠區質檢工作交接班帶來的改變。該實驗室通過樣本全生命周期管理、化驗智能化和數據共享分析,實現從“經驗判斷”到“數據決策”的跨越,不僅是中國石油首個全流程智能實驗室系統,更成為行業內功能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實驗室。
甩掉傳統帽子 插上智能翅膀
在煉化企業中,產品質量檢驗和分析工作既是企業安全運行的“守門人”,也是企業經濟效益的“調節閥”,更是市場信譽的“硬通貨”。但是,傳統實驗室管理主要依賴“人眼+經驗”判斷,信息傳遞滯后、錯誤率高,無法適時指導生產。此外,傳統實驗室還存在設備孤立運行、數據割裂、風險預警延遲、風險管控被動等問題。
因此,廣東石化在2024年9月啟動了實驗室信息系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將原本相對獨立的實驗室數據流全面融入工廠智能生態體系,推動實驗室管理向智能化的“最后一公里”邁進。廣東石化與昆侖數智、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時9個月,共同創新開發和實現了數據自動采集、電子原始記錄、分析流程管控、異常數據判斷、質控日歷等十二大模塊功能,儀器端通過局域網實時抓取光譜、色譜等分析數據,樣本端依托射頻識別(RFID)電子標簽綁定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端對接實驗室管理系統(LIMS)實現數據清洗與格式統一,徹底告別“人工謄寫+Excel臺賬”的低效模式。
自動采集數據 打通“血脈”流程
6月5日,質量檢驗部油品分析員張銘禮在餾程分析儀前,檢查了一下儀器出具的十幾項分析數據,然后點擊了一下數據,所有數據幾秒鐘就全部上傳到智能實驗室平臺。在新上線的實驗室中,網絡中傳遞的數據取代了在工作人員手中交接的紙質記錄本,成為實驗室的“新血脈”。
廣東石化有41套主體生產裝置,出具分析數據逾5000余項,傳統模式下,每人每班次需要手抄50余條數據,每人平均用時2~3小時,差錯率也較高。因此,廣東石化將數據自動采集系統作為這次信息系統改造的重要內容。改造完成后,從儀器產生數據到數據解析,再生成電子原始記錄,最后由LabWare系統(由美國LabWare公司開發的一款流程工業實驗室系統)上傳至服務器,同步完成公式計算、數據修約與合格判定,上傳時效壓縮至1分鐘以內,杜絕了人為抄錄結果環節帶來的錯誤情況,錯誤率下降至0.02%,數據錄入效率提升80%。值得一提的是,實驗室信息系統還能夠自動生成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原始記錄(ELN),成為中國石油首個全面實現電子原始記錄管理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實驗室。
激活質控內核 實現質效雙升
6月12日,顯示屏上彈出的一個提示引起了質量檢驗部副班長陳萬喜的注意。檢查后他發現,某個天平室的窗戶沒有及時關閉,導致室內濕度超標引起報警。“近期廣東地區正處于龍舟雨時節,一旦下雨,室外濕度就會陡增。這樣的實時溫濕度監控,大大縮減了應急響應時間,避免了因環境失控導致的質量波動。”陳萬喜稱贊道。
據質量檢驗部主任、黨支部書記馬逢源介紹,實驗室的質量管理模塊將傳統“圖書館式”的管理模式升級為智能化系統,配備了標準文件自動歸檔調取、質控任務實時預警提醒等功能,現在只需一鍵操作,就能完成過去需要多人協作的復雜流程,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人員少跑腿”的智慧檢驗目標。以年初制定的質控計劃為例,過去每天的質控計劃多的時候有幾十項,還需要手工謄抄記錄并存檔,容易漏檔且錯誤率高。有了質控日歷化后,化驗員不需要查詢質控任務安排,而是由系統自動生成待辦任務,只需按提示工作即可,不僅打通了各專業管理壁壘,使專業溝通效率提升70%;還實現了各個環節數據的實時更新,樣品流轉效率提高30%,風險預警響應時效提升80%,數據一致性提升至99.8%。
下一步,廣東石化將研究該系統與AI智能應用的更深層次的融合,提升發現異常、判斷異常的能力,推動廣東石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6月21日,在興隆臺采油廠新能源項目部員工的操作下,雙229-34-77分布式光伏電站無線測控終端數據完成上傳,標志著這座遼河油田聯合油建公司電力分公司,建成的具備前端數據采集與遠程控制能力的分布式光...
在日前召開的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京濤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備案,并上線提供服務。
近日,河南平煤神馬東大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大化學)自適應數據驅動模型預測控制(ADMC)熱電智能調控系統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該系統借助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第五代ADMC智能調控系統,實現了設備自動...
近日,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經企業自主申報、評估機構現場評估、合規性審查和專家復核等環節,獲得江西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L8級認證。評審專家認為,集團部分數字化環節已達最...
6月24日,中國石油浙江銷售儲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儲運分公司)依托大集中ERP系統,成功完成東恒、宇杭、溫州中油三家單位倉儲費支付,金額總計51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