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十五五”時期,石化行業節能降碳工作的主旋律將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4月29日召開的2025石化產業發展大會雙碳與綠色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從電氣化、設備更新、碳交易、標準制定等多個方面尋找節能降碳發力點,為行業應對約束指標由“能”轉“碳”獻計獻策。
碳排放雙控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新階段的重要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符冠云分析認為,石化行業發展的基本面將持續向好,大型石化化工項目集中上馬時期接近尾聲,主要化工原料自給率逐漸達到合理水平,承壓期漸過,這都將為行業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提供有利條件。面對即將到來的碳排放雙控約束目標,他建議行業重點關注電氫協同、原燃料雙替代等發展方向。
“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一脈相承,約束指標由‘能’轉‘碳’,不意味著對節能工作放松。”國家節能中心推廣處劉蕾介紹,石化行業的能源消耗量約占全社會總量的20%,節能對行業減少碳排放的貢獻不容小覷。她特別提到,“兩新”行動對提高石化行業的能源利用效率來說是一個契機。
沈鼓集團節能環保公司解決方案室主任馮兆鈞就推進設備更新的難點進一步詳述:“傳統解決方法難以從全流程關聯的角度,給出兼具可靠性、經濟性、強實時性的解決方案。因此,企業要注重用好數字孿生和人工智能等工具,進行實時量化決策,以降低設備更新的綜合成本。”
電氣化是節能降碳的重要方式,如何經濟合理地完成電氣化替代備受關注。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藝室副主任張晶表示,電氣化替代過程往往會伴隨用電負荷量躍升、供配電架構重組等挑戰,企業可通過合理優化供配電系統結構、開展諧波綜合治理等方式,為電力穩供護航。
碳市場建設是通過市場機制推進碳減排的重要舉措之一。除強制碳市場外,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CCER)市場也迎來新機遇。天津碳排放權交易所創新業務部總監韓翠蓮指出,CCER市場重啟一年來,呈現積極推進和向好發展態勢,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參與熱情,石化行業可抓住市場對負碳技術認可度高的機遇,開發相應的CCER方法學并積極參與交易,有效推動綠色技術創新和應用。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石化行業盡早適應即將到來的碳排放雙控要求,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在提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節能與低碳發展處副處長李淼表示,一批涉及行業節能、節水、碳排放的國家和行業標準正在抓緊制定,行業“雙碳”標準體系日益完善。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共同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近日,上海市組織開展以“節能增效煥‘新’引領”為主題的2025年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活動深入挖掘行業、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經驗、特色、亮點,講好“雙碳”故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案件高發態...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臨界煤電聯營一體化項目現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技術團隊正在推進蒸汽管網對接工作。該項目投產后,克石化將停運4臺鍋爐,實現煤炭消耗“清零”,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從中國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團銀光紅光公司“廢酸處理環保技術改造項目”試生產現場傳來喜訊,102B廢酸真空濃縮裝置產出硫酸濃度達到82%以上,返生產線硝化使用,各項指標參數滿足需要,技改項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超教授等聯合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在《自然綜述:清潔技術》期刊發表題為《規模化碳移除不應以推遲減排為代價》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碳中和發展應分別設定源頭減碳與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