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20日,第十三屆(2025年)全國流態化會議暨顆粒技術會議在沈陽舉行。大會以“流化科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旨在推動流態化及顆粒技術領域相關理論與應用技術持續發展。
大會由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顆粒學會流態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許光文教授主持。他表示,全國流態化會議已有63年歷史,是我國流態化技術最重要的學術論壇,對推動流態化技術的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起到積極作用,希望本次會議激發出一些新理念、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新應用,為我國能源領域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沈陽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秦高梧指出,近年來沈化大在流態化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實現了新突破,今后將持續開展流態化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一如既往為中國顆粒學會及其流態化專業委員會創造更優質條件、提供更全面保障,為國內同行做好服務。他期待與全國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推動流態化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與產業化應用,為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化大應有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呂俊復在題為《靈活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流態化基礎》報告中強調,靈活運行能力是循環流化床(CFB)鍋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調峰需求的核心特性,其基礎在于對爐內氣固兩相流流態化狀態的精準調控。基于冷態實驗和350MW超臨界CFB鍋爐的氣固動態特性、長周期壓火實驗研究,探討了流態化基礎理論在靈活CFB鍋爐運行中的多層面體現及其關鍵作用。
呂俊復表示,床層仍具良好的在CFB鍋爐的動態調節過程中,燃料摻燒、一、二次風配比等操作參數的變化顯著影響氣固兩相的流化強度與空間分布。研究表明,摻燒細粉煤、添加細床料等干預措施不僅改變了熱負荷的響應速率,同時引起爐內顆粒濃度、循環流率及氣流組織結構的劇烈擾動。這些擾動影響氣固混合效率、局部溫度梯度及反應區域還原性,從而改變對流傳熱速率、燃燒穩定性與污染物(如NO?)生成還原過程,其本質是由流態化狀態變化引起的氣固動態響應機制的改變。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許友好在《變徑流化床:改善復雜催化反應目標反應路徑選擇》報告中指出,流化床最顯著特征是床內各處的溫度和催化劑密度處于均勻狀態,從而難以分區優化復雜催化反應的轉化率與選擇性。經過20年持續創新,提出了流化床由變徑構建反應區新概念,發明了具有多流型的變徑流化床,首創了變徑流化床催化反應工程技術,由此實現了改善復雜催化反應目標反應路徑選擇。借助變徑流化床催化反應工程技術,開發出多項催化反應工藝,其中重質烴高效轉化工藝、雙反應區催化裂化工藝得到廣泛應用,正在開發的低碳烯烴生產技術未來應該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會議同期還開設流態化技術培訓班,由國內相關教授專家講授“流態化技術在聚烯烴生產中的應用”“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中的流態化技術”“顆粒與流態化測試技術”“生物質制合成氣”等流態化技術的重要應用及前沿發展。
會共設置流態化的介科學與智能化、流態化基礎及過程強化、氣液/氣液固與新型流態化系統、流態化低碳新技術、顆粒制備及流態化測試等5個分會場,內容覆蓋流態化研究領域從基礎理論到工程應用的全部過程。
本次會議由中國顆粒學會流態化專業委員會主辦,沈陽化工大學承辦。大會共吸引300余人參會,共評選出優秀報告23個,優秀墻報6個。張一峰
7月18日,杏湖產業園與南京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納米酶-益生菌聯合制劑研發生產項目正式落地杏湖產業園。誼元生物創始人、歐洲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教...
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電子設備等領域,高溫硫化硅橡膠作為關鍵的密封、粘接主要材料,需長期承受200℃以上的極端溫度環境。然而,傳統高溫膠在持續熱應力下易發生分子鏈降解、交聯密度下降,導致拉伸強度、...
硅橡膠(高溫硫化硅橡膠、室溫硫化硅橡膠、液體膠等)憑借耐候性、電絕緣性、耐高低溫性等優異特性,廣泛應用于電子封裝、航空密封、汽車制造等領域。但在250℃及以上高溫環境中,硅橡膠易發生熱氧化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