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坐在人民大會堂里,聽到李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對此的部署,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三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字霞舒了一口氣。
今年兩會期間,徐字霞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專訪時談道:“用什么工藝、用哪些設備,這些是由設計人員決定的,但如何組裝、搭建,讓工廠運轉起來,必須還得靠技術工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這些全都與徐字霞期盼的“加強化工建設自有工人隊伍建設”不謀而合。
產業工人參與創新正當其時
“近幾年來,國家鼓勵創新的政策給得很足。”徐字霞對記者說。身為一名總工程師,她今年兩會最關心的話題還是“創新”,但在調研中她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我們倡導創新,更多的其實是偏向于基礎研究方面,比如創新工藝技術、發明新產品……這些當然很重要,但在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過程中,現場建設的各個環節也是需要創新的!”她笑著說,“雖然我們只是創新的一部分,但產業工人是我們施工單位、施工行業創新的基礎。”
外行人可能會疑惑,化工建設不就和常規的建筑行業一樣,都是蓋房子、建大樓,都有一套成熟的系統流程,有什么創新可言?
對此,徐字霞以管道焊接的例子來說明:“現在國內施工的新技術很多,自動焊是其中之一,雖然焊接質量和焊接效率都很高,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應用還比較少。因為設備本身購入成本就高,工人也需要培訓,勞動組織方式也不成熟,算下來還不如人工焊接劃算,這就導致許多單位自動化轉型動力不足。而無論是新設備,還是新功能,都需要工人去使用,才能不斷改進、越用越好。”如此看來,工人參與創新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一方面是工人要主動學習,與新技術磨合,創新使用方法;另一方面工人也要對新事物提出反饋建議,讓施工工藝朝著更智能的方向改進。
“分包”致工人素質參差不齊
然而,建筑企業為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及風險,目前普遍采用勞務分包模式,導致企業自有工人比例偏低。徐字霞意識到,過分依賴分包,企業自有產業工人隊伍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產業工人的創新缺少了成長的時間和土壤。
“我剛進廠的時候完全不是這樣的。那時,我們全部都是使用自有工人。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打成一片,工作生活都在工地。”徐字霞告訴記者,“但是慢慢地,隨著經濟的發展,自有產業工人的數量日漸不足,開始出現了分包,而且這一現象愈演愈烈。現在大部分企業采用勞務分包模式或勞務派遣形式,以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及風險。分包企業更多的只是關心‘抓人干活’創造效益,并不關心工人技能水平如何提高。反觀工人,大多也只希望拿到更多的‘現錢’。”
據她調研,我國大部分建筑央企自有工人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足30%,有的甚至不足10%,大量使用勞務分包,而勞務人員主要由農民工構成,技術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短缺,施工隊伍普遍存在整體素質不高、文化層次較低、專業技能單一化等現象,難以適應化工建設領域工業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制約了行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對于化工施工企業,承建的工程普遍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特性,其工人隊伍建設問題更需要被重點關注。”徐字霞說。
強化化建工人隊伍建設
“化工裝置中的很多介質都易燃易爆,需要嚴格的施工工藝質量控制,一旦施工出現質量問題,后果不堪設想。”徐字霞對記者說,“建立穩定的自有工人隊伍,對化工建設企業來說勢在必行。”
因此她提出,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建筑企業逐步提高自有工人比例,減少勞務派遣用工,建立穩定的、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化工建設工人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需要長期在項目一線摸爬滾打才能真正養成。”徐字霞說,“希望能朝著這個努力方向,慢慢重塑我們的化建工人隊伍。”
徐字霞建議,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建筑業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讓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結果與薪酬待遇、職業發展掛鉤。二是優化建筑央企考核指標體系,將自有產業工人比例、產業工人技能水平等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從根本上引導企業重視自有工人隊伍建設。
“我上學的那個年代喜歡談‘夢想’,我當時的夢想就是成為工程師,結果就真的當上了,還一直走到了今天。我這個‘總工程師’是從全國各地的工地里練出來的,也是當時的工人師傅帶出來的。今天能在全國兩會上提建議,我也想要為工人發聲。”徐字霞說,“希望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出臺系列政策措施,為建筑企業培育自有工人創造良好環境,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建筑業產業工人大軍。”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