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召開全市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持續做強產業發展、雙招雙引、創新引領、對外開放等功能,更好發揮開發區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
在這一目標要求指引下,作為濟南市天橋區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工業強區的主陣地,近年來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兩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集聚,項目建設火熱推進,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2024年,園區兩大主導產業產值占比達94.6%,規上新型功能材料企業產值同比增長8%,規上智能制造裝備企業產值同比增長2%。
產業集聚 推動鏈群協同發展
一直以來,園區搶抓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兩大國家級戰略機遇,聚焦新型功能材料、智能制造裝備兩大主導產業,加大以企帶鏈、以鏈聚群工作力度,推動光纖材料、新型復合建材和工業機器人、智能電力設備等細分行業加快發展。
園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在新型功能材料產業方面,園區已形成以“光伏銀漿銀粉材料、電磁屏蔽材料、5G通訊用導磁膜片、通信光纖材料、新型復合建材”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擁有長江以北地區最大的高端銀粉生產基地。
2024年,部分頭部企業逆勢上揚,呈現突破性增長,德源電力、友豐電子、先澤電力等重點企業產值增速均保持47%以上,全年產值過億元企業達19家;天恒天然氣入選全省一季度工業領域“開門紅”100強企業名單,榮獲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50萬元獎勵……碩果累累的背后均彰顯著園區發展的潛力與活力。園區先后獲評國家火炬濟南新型功能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4月底,為助力企業做大做強、推動產業鏈群協同發展,園區產業聯盟聯誼之家成立,將定期舉辦沙龍、論壇等主題活動,為企業提供交流合作的契機;開展供需對接協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山東建邦膠體材料有限公司等10余家骨干企業現場簽約,將攜手構建區域產銷一體化新格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如今,園區企業間合作日益緊密,產業鏈條逐漸完善,一個個產業集群正枝脈舒展。
精準發力 提升園區承載力
為吸引并留住更多優質企業,園區在政策、服務、生態方面精準發力,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確保企業家投資安心、生活舒心、發展穩健。
在政策層面,園區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平臺公司承擔招商引資、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等職能,實現“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雙輪驅動,深度推動產城融合。
聚焦企業創新發展,園區以梯度培育工作為抓手,通過項目支持、政策獎補、平臺創建、成果轉化等方式,鼓勵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瞪羚之路。目前已建立起52個科技研發平臺,其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國家級企業孵化器1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家。
此外,園區在深化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展現出顯著成效,形成了“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園區通過與濟南大學等高校深化校地合作,共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孵化出潤涵新材料、東鼎電氣、智宣光電等優質項目,為區域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園區圍繞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等問題,成立金融超市,引導金融機構提供定制化服務,服務企業近200家、幫助融資7000余萬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區委、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努力,當好大家的最強后盾、最佳拍檔,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濟南市天橋區委書記孫戰宇表示。
統籌協調 高效服務項目建設
駕車駛過整潔的德興路,山東濟南新材料交易中心、建邦膠體材料、山東零公里潤滑科技、天諾光電等商務樓宇錯落有致;登高遠望,園區德源電力智能設備研發及生產項目、奧鐳智能創新產業基地、財金未來廣場商業綜合體等一大批高質量項目正拔節生長。
一直以來,園區樹牢“項目為王”的理念,統籌協調,始終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不斷刷新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條”,迸發出快速發展的最強音。
為了吸引更多的項目落戶園區,園區扎實開展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協同招商,累計策劃儲備了立邦乳膠漆工藝4.0標桿車間、半導體及硅溶膠等一批優質項目;簽約引進了全裝備式新型建材、流體涂裝工業智能化裝備、年產1.5萬片氧化鎵襯底材料等實體項目。
奮楫篤行啟新程,砥礪奮進再出發。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蔣緒平表示:“下一步,園區將以‘四區’定位搭建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聚力打造集成電路、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新能源裝備、先進材料4條濟南市標志性產業鏈,形成集群效應,為區域發展蓄勢賦能。”
重點項目建設工地塔吊林立,產業園區標準化廠房拔地而起,企業車間生產線高速運轉……初夏時節的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工業園區(下稱西峰園區)內,各項目建設平穩進行。今年以來,西峰園區深入推進“強工業”行動,通...
作為湖北省的重要經濟增長極,荊門高新區近年來錨定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戰略,聚焦產業需求,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強化載體建設,將科技創新嵌入產業轉型升級全鏈條,在我國地方經濟發展中交出亮眼答卷。
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堅持“智改數轉”賦能,打造一批創新應用場景,加快建設高水平制造業創新平臺,助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及綠色化邁進。
近期,濰坊濱海區化工產業園以勞動領域訴求為專題,多措并舉解決勞動爭議問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推動欠薪治理從“辦好一件”到“解決一類”轉變,助力勞動者實現勞有所得、干有所值。
為切實提升園區本質安全,有效管控外來風險,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管委會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化工園區封閉化管理的工作要求,通過精準施策、智慧賦能、強化保障等多項舉措,扎實推進園區封閉化管理體系建設,聚力打造安全、...
6月18日,鎮江海事局與鎮江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發布三條服務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金牌航線”,標志著鎮江港口發展步入“航線品牌化、服務精細化、協同機制化”新階段,并同步推出一攬子配套服務舉措,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