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11日,在山東省煙臺市開發區大季家鎮,一臺直徑3.8米、重量達200多噸的大型機械在起重能力500噸的吊車助力下,從地面緩緩“起升”,完成“空中轉向”后,準確下降至豎井底部預定位置,與始發軌道對接。這是由中國石油管道局建設公司承建的煙臺港西港區液化天然氣(LNG)長輸管道海域段盾構工程所用的海底盾構機,在完成當日的吊裝工作后,即將進入始發調試階段。
據管道局建設公司項目團隊介紹,該工程涵蓋始發豎井、接收豎井、盾構隧道以及隧道內的管線敷設等多個重要組成部分。盾構機吊裝下井是整個工程最為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難度最大、風險系數最高的一項工序。完成調試和組裝后,盾構機需在海底連續掘進1749米,先后穿越中砂、粉質黏土、粉土和礫砂等復雜地質,并先后經歷2次縱向變坡、2次水平轉彎,其中雙曲線疊加段超過700米。針對以上難點,項目團隊對盾構機裝備進行了“量身定制”,配備特殊軟土刀盤與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結合,構成“超硬龍齒矩陣”,能夠在復雜特殊地層中實現長距離掘進。此外,盾構機還配備高精度氣液平衡系統、雙液漿同步注入系統、智能化管片拼裝系統等各類先進系統設計和設備儀器,能夠更有效地適應復雜多變的施工環境和高標準技術要求。
煙臺港西港區LNG長輸管道海域段盾構工程隧道建成后,將敷設一條直徑為1.219米的高壓管道,承擔LNG接收站向陸地輸送天然氣的重要任務,對山東、環渤海乃至華北地區能源保障、應急儲備和冬季民生保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隨著節能環保政策的密集出臺,化工企業面臨的壓力逐步攀升,節能降碳、提質增效已成為化工企業持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日前,遼寧省印發《遼寧省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圍繞石油化工等領域重點打造8個人工智能(AI)融合發展產業集群,聚焦石化領域開展垂直大模型訓練、應用、推廣,打造一批...
近日,寰球六建公司承建的塔里木120萬噸/年二期乙烯項目率先投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首臺一體式智能焊材庫,廠區焊接材料管理正式邁入智能化、數字化時代。
6月25日,湖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業行活動——走進化工行業暨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宜昌站開幕。活動聚焦化工行業轉型痛點,匯聚政產學研用多方力量,通過政策解讀、經驗分享、案例展示與實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