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以“韌性可信,協同有效”為主題的第七屆智慧能源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能源、石化及網絡安全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能源化工數字化轉型中的網絡安全挑戰與應對策略,探索智慧能源安全的韌性防御、可信數據流通、跨域協同治理、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等創新路徑,為新型能源化工體系建設提供數智支撐。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強調,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智能體和人工智能(AI)垂直應用快速普及,傳統安全保護失靈,網絡安全到了需要突圍的時候。在模型時代的安全挑戰下行業需關注三方面:建立適配大模型的縱深防御體系,防范80%以上“裸奔”的大模型服務器風險;守護核心“小數據”安全,避免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數據泄露崩塌;增強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韌性。他說,數據和智能重塑能源價值鏈,但安全是底線,要為大模型應用強基礎、控權限、審數據、攔攻擊。
“從‘十四五’到‘十五五’,數智化的快速發展讓安全體系需要新的思考。”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韓永剛展望了“十五五”期間的安全重點:從網信域向生產域延伸,構建覆蓋OT環境的縱深防御體系;推進資產攻擊面管理,解決底盤不清問題;應對大模型安全挑戰,建立“四層防護+評估”的大模型安全空間;強化實戰化安全運營,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提升告警研判、策略處置效率。“安全管理要從‘制度條文’轉向‘數據驅動’,用科學指標評估陣地有效性,實現集團管控與基層防護的無縫拉通。”韓永剛建議。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與數智化部網絡安全處處長魏國華介紹了集團在海洋能源數智化領域構建網絡與數據安全體系的經驗。他們通過梳理22種典型場景,設計數據安全標準化模板和工控安全專項方案,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安全運營。“我們以體系化思維打破‘各自為戰’局面,通過統一架構、標準和流程,實現安全能力組件化融入業務。”魏國華說。
據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資深安全專家王銀介紹,他們通過建立19個業務域分類體系,將數據分為核心、重要、內部、敏感、公開等5個級別,配套密碼服務、零信任架構等技術組件,實現數據分類分級與防護策略精準匹配。“數據分級分類是安全防護的起點,我們要結合業務特點細化標準,讓防護措施有的放矢。”王銀說。
本次論壇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主辦,奇安信集團承辦。200余位來自政府、學界的代表參加會議。
6月21日,在興隆臺采油廠新能源項目部員工的操作下,雙229-34-77分布式光伏電站無線測控終端數據完成上傳,標志著這座遼河油田聯合油建公司電力分公司,建成的具備前端數據采集與遠程控制能力的分布式光...
在日前召開的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京濤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有433款大模型完成備案,并上線提供服務。
近日,河南平煤神馬東大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大化學)自適應數據驅動模型預測控制(ADMC)熱電智能調控系統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該系統借助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第五代ADMC智能調控系統,實現了設備自動...
近日,江西贛鋒鋰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贛鋒鋰業)經企業自主申報、評估機構現場評估、合規性審查和專家復核等環節,獲得江西省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L8級認證。評審專家認為,集團部分數字化環節已達最...
6月24日,中國石油浙江銷售儲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儲運分公司)依托大集中ERP系統,成功完成東恒、宇杭、溫州中油三家單位倉儲費支付,金額總計51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