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8月14日,從衢州資源化工創新研究院(簡稱:衢化院)獲悉,8月上旬,在浙江省衢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衢化院科普團隊先后走進衢州市衢江區青少年宮、龍游縣翠光未來社區和橫山鎮塔下葉村,開展了4場“未來化學家”科普實驗活動——奇妙的蠕蟲。活動以趣味化學動手實驗為載體,吸引了當地130余名中小學生參與,有效推動了城鄉教育資源共享。
科普中心張偉老師首先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解了實驗室安全規范,強化“安全第一”的意識。隨后,她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聚合物材料,用生動形象的比喻闡釋了聚合物的分類和結構特點,為后續實驗做好知識鋪墊。
在動手實踐環節,同學們以兩人一組的形式合作配制玉米淀粉溶液。通過拍打、揉搓等操作,他們親身體驗到這種物質“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神奇特性,并在老師引導下了解了其背后的科學原理。
隨后的“化學蠕蟲制作挑戰賽”部分,同學們將海藻酸鈉溶液滴入到氯化鈣溶液中,通過觀察溶液接觸時的現象,思考并調整滴加方式,各組成功制作出“蠕蟲”,其中最長的一條達到了135厘米。這個實驗不僅鍛煉了同學們的實驗探究能力,還幫助他們理解了化學反應的概念。
更令人驚喜的是,同學們發現這些蠕蟲在不同溫度的水中會“變魔術”——遇熱褪色、遇冷顯色。在老師的鼓勵下,同學們大膽創新,嘗試制作出紫色蠕蟲和雙色漸變等特殊效果。張老師還將實驗材料與醫療敷料、環保餐具等實際應用相聯系,讓同學們感受到化學無處不在。
衢化院執行院長周新表示,此次活動不僅點燃了青少年的科學熱情,更以實際行動促進了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未來,衢化院科普團隊將繼續開展此類“科普下鄉”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更多參與科學探索和實踐的機會,助力實現教育公平。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9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7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砥礪奮進“十四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國資央.....
工業和信息化部9月16日發布《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參考指引(2025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
“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為全球臭氧層保護和氣候治理注入強勁動力,為推動構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做出重要貢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在9月16日召開的紀念《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