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友化學又進行了一項業務調整。6月2日,住友化學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起,公司將對ICT及移動解決方案業務實施以下重組:
將偏光膜業務和彩色光阻劑業務進行更緊密的協同,并將彩色光阻劑業務從電子材料部門轉移至光學材料部門,并設立顯示化學品營銷部。
把現有光學材料部門的全球營銷部拆分為新的組織——移動顯示材料營銷部和汽車顯示材料營銷部,并撤銷全球營銷部。
配合上述組織架構調整,為了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負責的產品范圍,公司將光學材料部門更名為顯示材料部門,電子材料部門更名為半導體材料部門,同時還將對這些部門中的一些組織進行更名。
在全球化工行業面臨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日本化工巨頭住友化學近期的一系列業務重組舉措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從剝離傳統業務到聚焦高增長領域,從優化全球布局到強化技術優勢,住友化學正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重塑其業務版圖。
從困境中求變
住友化學作為日本三大經濟集團之一的住友集團旗下核心企業,近年來正經歷著自成立以來最為深刻的業務重組。這一系列變革的背后,是多重壓力下的必然選擇。根據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截至2024年3月的2023財年,住友化學的最終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18億日元,銷售額下降15.5%,至2.4萬億日元。這一"業績危機"成為推動公司全面重組的重要催化劑。
市場環境的變化是住友化學轉型的首要動因。一方面,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在石油化學產品領域大規模新建項目,導致亞洲市場持續供過于求;另一方面,LCD偏光膜等傳統業務在中國市場趨于飽和,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率下滑。住友化學社長巖田圭一曾表示:"在過去的10年里,住友化學90%以上的戰略投資集中在特種化學品領域",這一戰略方向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顯得更為迫切。
此外,碳中和目標的全球推進同樣影響著住友化學的戰略決策。隨著各國加速推進碳減排政策,傳統化工業務面臨嚴峻挑戰。為此,住友化學已將"碳循環經濟"作為重要發展方向,將原"塑料循環系統業務發展辦公室"重組為"碳循環經濟業務發展辦公室",擴大其業務范圍至更廣泛的環保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住友化學并非孤例。三菱化學、三井化學等日本化工企業同樣在進行結構性改革,希望通過整合資源和技術來維持全球競爭力。這一輪日本化工企業的集體轉型,反映了全球化工行業價值重構的大趨勢。
多維度深度調整
住友化學的重組并非單一領域的局部調整,而是涉及業務結構、組織架構和全球布局的多維度深度變革。2025年7月1日起,公司將對ICT及移動解決方案業務實施重大重組,這一舉措被視為住友化學轉型的最新動作。
業務架構重塑是重組的核心內容。住友化學正加速從大宗化學品向特種化學品轉型,目前特種化學品銷售比例已達到約70%。公司近期將彩色光阻劑業務從電子材料部門轉移至光學材料部門,并設立顯示化學品營銷部;同時將光學材料部門更名為顯示材料部門,電子材料部門更名為半導體材料部門。這種調整旨在強化業務協同,提升在高附加值領域的競爭力。
全球業務優化方面,住友化學采取了"選擇性聚焦"策略。公司已決定將其在中國的LCD偏光膜業務轉讓給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旭友電子材料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和住化華北電子材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100%股權。這一交易由梧桐樹資本主導完成,標志著住友化學退出中國中大尺寸LCD偏光片市場。與此同時,公司正將偏光膜業務重心轉向OLED和汽車應用等高性能領域。
資產剝離與股權轉讓成為住友化學重組的重要手段。除中國偏光膜業務外,公司還轉讓了Sumika Color股份給Nippon Pigment Company Limited;將全資子公司住友化學工程66.6%的股份轉讓給JFE工程公司;將己內酰胺生產技術轉讓給HighChem Co.;以及將兩家中國濕電子化學品工廠出售給潤晶科技。這一系列資產處置幫助公司回籠資金,同時退出非核心業務領域。
行業影響與未來展望
住友化學的全面重組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發展,也將對全球化工及顯示材料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這一系列變革反映了化工行業價值重構的大趨勢,也為其他企業的戰略調整提供了參考。
對顯示材料行業的影響尤為直接。隨著住友化學退出中國中大尺寸LCD偏光片市場,本土企業如三利譜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表示,他們"更傾向于圍繞產業中核心企業,就其上下游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深度挖掘潛在并購機會",這意味著中國顯示材料產業鏈可能迎來進一步整合。
全球化工行業格局也將因此發生變化。住友化學與三菱化學、三井化學等日企的集體轉型,正在改變日本化工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定位。從大宗化學品到特種化學品的轉變,將使日本企業更加聚焦于高附加值領域,與中韓企業在傳統領域展開差異化競爭。
展望未來,住友化學的重組進程仍將繼續。公司表示"為了在2024年度實現'V'型復蘇,集團將繼續加強基礎建設,為今后的根本性結構改革奠定基礎"。可以預見,進一步的專業化聚焦和技術創新將成為住友化學下一階段的發展主題。
對于關注化工行業的投資者和企業而言,住友化學的重組提供了幾點重要啟示:一是傳統化工企業必須加速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二是全球業務布局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三是"最佳所有者"理念可能成為業務組合管理的重要原則。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唯有主動求變者才能贏得未來。
韓國油氣行業分析師近日表示,在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深陷巨額債務之際,韓國領先的私營煉油商SK創新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擴大其在亞洲地區的上游業務,率先承擔起確保韓國原油供應安全計劃的重任。
殼牌公司(SHELL)6月25日否認媒體關于其正在積極洽購英國石油公司(BP)的報道。殼牌發言人表示,“這只是市場的進一步猜測,目前沒有進行任何談判。”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殼牌公司正就收購與B....
歐洲石化行業掀起了一股的“去產能潮”仍在持續。歐美兩大化工巨頭英力士和西湖公司同日宣布,將永久關停各自旗下位于歐洲的一家工廠并裁員。 西湖公司將關閉荷蘭佩爾尼斯工廠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6月17日,全球知名高性能耐用化學品生產商奧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下稱奧升德)宣布,將有序關閉位于中國連云港市的己二胺生產工廠。
三菱化學6月16日公告,決定搬遷在中國的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工廠——三菱化學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 自2001年起,三菱化學高分子材料(南通)有限公司一直在江蘇省南通經濟技術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