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來,國內煤瀝青市場延續了3月以來的下跌趨勢,繼續跳水探底。截至5月13日,國內中溫煤瀝青、改質煤瀝青主流成交價分別跌至2800元(噸價,下同)、3000元,環比跌幅分別為49%、48%,較去年12月的8000元高點跌幅均超66%,是煤焦油深加工產業鏈中跌幅較大的產品。由于煤瀝青在煤焦油深加工產品系列中產出比例最大,其走勢對該產業鏈后市發展具有較強引導性,引發業內強烈關注。
“煤瀝青作為深加工產品中占比較重的產品,其連續跳水行情牽動整個產業鏈,但其跌幅已遠大于該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品幅度,跳水動能釋放較為充分。隨著原料止跌企穩、下游及終端支撐增強以及市場成交心態向好等基礎利好來臨,后市有望筑底回穩,不排除階段性止跌反彈的可能性。”遼寧貿易商孫本鋒這樣說。
原料止跌企穩
生意社統計數據顯示,5月上旬全國焦企開工率在76%左右,較4月中旬下降了2%。煤焦油市場已連續6周下跌,連續跌幅達44%,最大單周跌幅為20.62%,進入5月上旬跌勢放緩,價格止跌企穩。
“煤焦油市場經歷了4月一輪快速下滑行情后,大部分地區主流成交價已穩定至5月上旬的2700~2800元。雖然仍有山西地區2550元、內蒙古烏海地區2250元這樣的價格,但低價訂單已陸續難尋,整體大盤階段性企穩甚至回暖跡象明顯。”孫本鋒分析其主要原因時認為,“一是焦企煤焦油產量有所下降。二是經過前期焦企煤焦油去庫存化銷售策略的實施,焦企普遍庫存處于低位,挺價銷售成為當前業內共識。三是在煤焦油這一月有余的跳水行情后,貿易商優先于生產企業出庫存,社會流通庫存降至低位,貿易商在低價時開始積極入市。”
內蒙古一家焦化企業負責人表示,前期煤焦油行情快速跳水有一定的貿易商炒作成分,過度深跌必然會引發市場階段性供需失衡,行情反彈也是市場規律的體現。煤焦油市場的止跌企穩對下游整個產業鏈起著一定的風向標作用,預計近期深加工產品的“下跌潮”也有望得到抑制。
下游支撐增強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13日,國內半鋼胎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為74.70%,環比增長7.01%,同比增長12.16%;全鋼胎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為63.89%,環比增長12.37%,同比增長3.69%。另據電解鋁行業統計,截至4月底,國內電解鋁建成產能4525萬噸/年(包含已建成未投產的),運行產能接近4100萬噸/年,全國電解鋁開工率約為89%,環比提升2.9%。
“煤瀝青下游中間產品及終端需求恢復性增長。截至5月12日,國內煤焦油深加工企業綜合開工率僅環比提升1%,至47%。近期需求增長明顯大于產品供應能力,對當前大幅走跌后的煤瀝青市場形成利好支撐。不排除行情止跌反彈的可能性,可謹慎看好。”市場資深評論員邵會文表示。
另外,新能源領域方面帶來的新需求雖然亮眼,光伏、新能源汽車、特高壓等繼續為鋁需求提供增量,但仍難以彌補傳統領域帶來的減量。同時,從國際形勢來看,受俄烏沖突影響,歐美對俄羅斯的鋁產品抵制情緒較強,未來俄羅斯鋁產品有持續流入國內的壓力,屆時鋁錠進口同比或將有大幅增長可能,對國內電解鋁產能釋放形成抵制,進而影響上游原料行情。
成交心態向好
自5月15日開始,各地煤瀝青報價均開始上移。其中,內蒙古烏海、新疆等地的低端價格已不見,成交價格回升至3000元以上,四川、山西部分地區甚至報價達4000元,區域差價仍然較大。
鄭州大有燃氣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孟建杰表示,市場只有在供需偏離、區域差價偏大、跌幅短期過大過快等幾種情況出現時,拐點才有可能來臨。目前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雖然宏觀形勢仍不支持,但已具備啟動階段性反彈行情的條件,這也是近期貿易商低位積極入市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成交訂單的放大,階段性筑底企穩恢復向好行情有望來臨。
業內人士分析,基于原料開始止跌回暖的背景下,在煤瀝青前期下跌動能釋放較為充分的基礎上,短時間內新增貨源增長又不明顯,加之區域間差價偏大會加大社會流通性。因此,市場開始出現炒作心態,有效貨源可能會延遲流入下游生產廠家,階段性回暖的概率加大。但也應防止短期炒作造成行情虛漲后,下游需求不能有效增長及市場成本無法順利傳導,綜合作用導致集聚的風險會隨時釋放。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制造業景氣水平持續改善,景氣面有所擴大。
近日,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發改委發布恒逸能源科技(吐魯番)有限公司240萬噸/年高品質纖維用煤制乙二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維化纖”)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容億投資、尚頎資本、上汽集團戰略直投基金及中建材基金聯合投資,標志著資本市場對中維化纖技術實力與市場前景的高度認可。
5月以來,國內煤焦油(主要指高溫煤焦油)市場在兩個月來的連續下探后止跌回穩,由5月初的主流成交價3100元(噸價,下同)步入整理階段。截至6月底,煤焦油主流成交價震蕩調整至3300元左右,期間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