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4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15.37%;基本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為44.07%,人口規模達4.4億,為國家創新發展進一步夯實勞動力基礎。
在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協27日公布了這一信息。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識,并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5%。
此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僅判定和分析具備科學素質的情況,本次調查開展了分級評價,按照科學素質調查問卷得分情況,將公民科學素質的層次結構細化為“具備高階科學素質”“具備科學素質”“基本具備科學素質”“具備較低科學素質”四類。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具備高階科學素質(85分及以上)、具備科學素質(70分及以上)、基本具備科學素質(55分及以上)的三類人群大致呈現出1:7:19的金字塔式分布。
其中,基本具備科學素質的人群規模龐大,對應18歲至69歲人口規模達4.4億,科學素質平均得分達到68分,對科學的理解和掌握水平適中。
調查結果分析認為,基本具備科學素質人群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科學生產生活需要,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規模龐大的人力資源基礎,也為公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夯實根基。
調查實施單位中國科普研究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民科學素質分級評價能夠更精確反映全體公民科學素質實際發展情況,評價結果也能夠較好展現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的差異,更有效指導地方、行業管理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等開展科普實踐。
據介紹,本次調查對標國際測評標準,結合我國實際,包括公民的科學素質狀況以及對科技的態度、獲取科技信息的途徑、參與科普的情況等內容,調查對象為18歲至69歲的中國公民。
科技部部長陰和俊9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7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砥礪奮進“十四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國資央.....
工業和信息化部9月16日發布《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參考指引(2025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落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場景化、圖譜化推進重點....
“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行動為全球臭氧層保護和氣候治理注入強勁動力,為推動構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做出重要貢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在9月16日召開的紀念《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