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業之血脈;材料,文明之基石。
人類文明史是一部能源迭代與材料進步相交織的雙螺旋發展史。從煤炭煉鋼、電解鋁,到硅片奠基光伏、金屬支撐電池,能源形態的變革與材料性能的突破相輔相成,共同驅動著生產力的躍升。沒有高純硅和廉價電力,現代科技“皇冠上的明珠”——芯片的加工更無從談起,數字文明也成無源之水。
能源安全,關乎國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能源體系加速構建,能源保障基礎不斷夯實,有力支撐著經濟社會發展。然而,需求壓力、供給約束、綠色轉型要求等挑戰依然嚴峻。盡管國內原油、天然氣產量連續穩步增長,但2024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仍達72.2%,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42%。
材料創新,重塑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新材料列為培育新增長引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材料技術正深度重構產業生態,成為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
當前,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調整,新材料技術日新月異。能源與材料產業相互依存、深度融合,正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引擎,更是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石化強國的核心支撐。
《能源與材料周刊》的誕生,為涵蓋能源全譜系(傳統與新興)、材料多維度(基礎與前沿)、化工全鏈條(大宗與精細)的廣闊領域,搭建了一個權威的信息平臺、深度的交流空間和前瞻的思想高地。我們將努力成為技術突破的瞭望者、市場變化的洞察者、產業發展的記錄者、生態建設的推動者、文化交流的引導者、科學普及的踐行者。
《能源與材料周刊》愿與業界同仁、廣大讀者攜手而行,把握時代脈搏,共譜產業華章!
6月15至20日,以“綠色環保,安全出行”為主題的第11屆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活動舉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攜手朝陽輪胎、貴州輪胎、佳通輪胎等12家產業鏈領軍企業,通過“三維科普矩陣”創新模式,吸引超300...
當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已成為時代命題。6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能源產業生態論壇上,多位專家提出,對能源化工行業來說,在時代浪潮中迎接機遇與挑戰,以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打造未來...
在2025能源產業生態論壇上,《2025能源產業生態報告》發布。《報告》指出,當前我國能源結構已經實現由“一煤獨大”到多元協同的轉型突破,但行業整體仍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近日,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SNEC光伏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盡管目前光伏市場仍在底部徘徊...
6月19日,吉林省能源局發布《吉林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本省行政區域內建設的全技術、全場景新型儲能項目實施規范管理,涵蓋規劃布局、備案要求、建設管理、并網驗收、調度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胡偉教授團隊在《材料基因工程前沿(英文)》上發布了其開發的一種融合人工智能(AI)大語言模型(LLMs)與第一性原理計算(FP)的智能框架MatAgent,為大語言模型與計算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