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科技路,華鶴公司相繼完成了空壓機組電子超速保護探頭回路故障報警、可控移熱變換爐等百余項創新,運行周期從84天到269天,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大顆粒尿素裝置氨綜合能耗從1900千克標準煤/噸降至1462千克標準煤/噸,尿素綜合能耗降至134千克標準煤/噸,穩居行業前列。”近日,中國海油化學華鶴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賀廣彥在華鶴公司投產十周年大會上介紹道。
鎳轉化爐巧除氧
2020年,一群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青年員工對著如雞蛋般大的氣相色譜鎳轉化爐發愁。分析化驗部分析管理經理魏金剛拍著桌子說:“就這點氧氣還能難倒我們嗎!”
分析化驗部的FX-A-117氣相色譜儀承擔著華鶴公司“3052”裝置微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析任務。由于樣品氣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氣,這會對鎳轉化爐中催化劑造成影響,使鎳觸媒中毒,失去活性,導致分析結果出現誤差。
一群青年員工坐在電腦前,筆記本上滿是色譜圖和實驗參數。最終,他們創新性地使用雙閥控制氣體進樣量,增設銅管進行氣體平衡及放空組件,重構六通閥連接管線,使樣品中二氧化碳氣體進入鎳轉化爐,空氣中的其他組分進入銅管后放空,進而排除氧氣對鎳觸煤的傷害,實現脫氧的目的。該創新成果獲得了黑龍江省總工會“五小”創新競賽一等獎,申報實用新型專利1項。
魏金剛自豪地說:“此次改造將分析時間由12分鐘縮短至2分鐘,每次分析縮短10分鐘,一次開車3個分析點位可縮短30分鐘,加快了裝置開車進度。”
保護探頭去故障
隨著裝置運行周期不斷增加,復雜多變的工況、日益嚴格的指標都對裝置運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裝置保運部電儀技術監督楊亮在回想起處理氨生產部空壓機組電子超速保護探頭回路故障報警時說:“該故障因涉及多個學科,技術難度極大,屬于行業難題。”
面對困難,技術團隊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交流合作,經過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完成機組電子超速保護探頭回路故障原因分析及處理,解決了讀取示波器接入信號、保證信號不失真等技術難題。
他們還創新性地使用示波器對轉速回路的波形進行測量和分析,對系統組態參數進行解讀調整,在線完成20余次關鍵性操作,實現機組透平測速尺盤凸端距離探頭的間隙小于系統設置保護間隙0.343毫米。
經過近兩個月的觀察驗證,空壓機組超速保護系統運行正常,電子超速保護探頭回路故障徹底解決,保證了空壓機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
變換反應改裝置
絕熱變換爐是將工藝氣中的一氧化碳轉換為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同時副產氫氣并放出熱量。十年前,該技術路線不成熟,變換反應慢,節能降碳效率低。
氨生產部工藝技術監督張偉華說:“我們創新引用了一臺可控移變換爐,將變換反應熱轉移至鍋爐水內,副產蒸汽用于尿素,從而提高了熱量轉換率和工藝氣轉換率,實現蒸汽梯級高效利用,降低合成氨、尿素系統能耗。”
“改造后,原料利用率每提高1%,每年就可回收余熱副產蒸汽4.8萬噸,節能10252噸標準煤,減碳17400噸,噸氨綜合能耗降低29.29千克標準煤。”張偉華介紹道。
華鶴公司生產管理部能源科技管理房曉權表示,站在投產十周年的新起點上,華鶴公司將在傳統技術改造的基礎上,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入裝置的運行管理中,打造智慧運行新模式。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