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中國的發展受益于中國穩步提升的營商環境和充滿活力的創新氛圍。未來,3M也會牢牢把握中國廣闊的市場機遇,以3M的科技為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近日,3M中國總裁丁泓禹表示。
深耕中國響應多元需求
作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之一,3M在過去40年間與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丁泓禹表示:“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來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資,提振外資在華的發展信心,這讓包括3M在內的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在丁泓禹看來,中國持續開放的國內大市場為外資企業提供了廣闊機遇。他坦言:“3M相信,隨著中國吸引外資力度不斷增強,中國開放型經濟將邁上新臺階。”
自1984年進入中國以來,3M始終踐行“扎根中國,服務中國”的本土化戰略,通過追加投資、完善產業鏈布局等方式響應中國市場多元需求。比如在第七屆進博會期間,3M投資5000萬美元的智能切割中心在上海化工區生產基地正式啟用,與結構膠產線及測試實驗中心形成合力。“憑借更突出的協同優勢和響應速度,更快更好地滿足國內電子及工業領域客戶快速迭代、多元創新的產品開發和生產制造需求。”丁泓禹說。
科技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4年度3M科學現狀洞察報告指出,97%的中國受訪者相信科學,比全球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9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AI人工智能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丁泓禹說,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既是政策熱點,也是3M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方向。
丁泓禹認為,在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持下,無論未來工業趨勢如何演進,都需要密切把握本土客戶的需求,讓源于本土、產自本土、面向世界的產品“走出去”,同時也把國外的創新成果“引進來”,讓創新節奏與中國市場的需求同頻共振。
“隨著中國制造逐步邁入中國‘智’造,新質生產力正不斷蓄勢,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精進自身產品實力、保持企業實現穩步發展的同時,3M持續拓展與中國客戶及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丁泓禹表示,3M時刻關注客戶從材料到產品、從研發到應用的全方位需求,通過先進的數據采集、分析、人機互動等科技手段,攜手客戶與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加快響應中國日益升級的市場與產業需求。
綠色賦能可持續未來
丁泓禹表示,面對中國“碳中和”目標與經濟增長深度綁定的戰略,3M以材料科學為核心,在綠氫技術、可再生能源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持續突破。
據了解,為實現綠色低碳化的發展目標、兌現企業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3M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加快可再生能源轉型,力爭至2050年使用100%可再生電力。為此,企業積極發揮自身科技創新優勢,在中國乃至全球多個工廠通過清潔能源、工藝設備余熱回收再利用、生產設備智能化管理、生產自動化等手段實施節能減排。
“今天的節能減碳行動是對地球未來的最好投資,綠色轉型與企業發展并非對立。”丁泓禹強調說:“從1975年推行3P污染防治計劃至今,3M始終奉行‘防止污染既是環境保護,也是增強競爭力和帶來財務收益’的宗旨。以上海化工區基地為例,企業通過自研數字化平臺實現能源實時監控,并借助AI優化能耗計劃,每月利用屋頂光伏發電3.5萬千瓦時,同步推進‘開源’與‘節流’。”
丁泓禹最后強調,未來,3M將牢牢把握中國廣闊的市場機遇,加強與政府部門、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緊密合作,加速推進“研發—生產—測試”全鏈條本土化進程,以更高效的本土化能力服務中國市場,同時反哺全球業務發展。
近日,美國霍尼韋爾、英國莊信萬豐、德國吉達拉能源公司和日本三星工程公司宣布,成立一個戰略技術聯盟,旨在推出一個開創性的解決方案,利用生物質和城市固體廢物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SAF),幫助各國滿足其...
近日,由寧德時代子公司普勤時代(CBL)、印尼國有礦業公司ANTAM與印尼電池公司IBC組成聯合體共同投資建設的印尼鎳資源和電池產業鏈項目奠基。項目未來總投資額近60億美元,規劃年產電池可支持20-3...
科思創近日宣布,已完成其位于上海的涂料與膠黏劑配方實驗室的擴建項目,此舉將顯著提升公司為亞太地區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的速度和能力。
近日,中國石化華北石油工程科威特項目收到甲方賀信,祝賀該項目SP158隊榮獲科威特國家石油公司(KOC)授予的“連續15年安全無事故”殊榮,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中國石化在科威特鉆井隊安全作業時間最長紀...
在近日舉行的巴黎航展上,道達爾能源與Quatra公司簽署了一項為期15年的協議。Quatra是歐洲廢棄食用油收集和回收利用市場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