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1989年建廠,2007年上市,擁有242項專利技術,創建了全國第一套硝酸磷肥裝置。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芭田股份)不僅是廣東復合肥企業領頭羊,更是中國磷復行業創新的標桿企業。在中國硝酸磷肥基礎薄弱、舉步維艱的處境下,芭田股份是如何帶動整個行業發展的?將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富集工藝達國際先進水平?讓我們走進芭田,探尋其首創膠磷礦富集并副產硝酸鈣鎂肥技術引領行業的綠色發展之路。
12月9日,由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膠磷礦富集并副產硝酸鈣鎂肥技術及工業性試驗項目,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領銜的國內頂尖專家的科技成果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解決了膠磷礦難以用于硝酸磷肥生產的難題,研發了中低品位膠磷礦(物理-化學法)富集工藝及其副產硝酸鈣鎂肥料集成技術。項目技術指標先進,應用性強,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中低品位磷礦的選礦探索出一條新路,開啟了中低品位膠磷礦資源最大化利用之先河。
膠磷礦富集并副產硝酸鈣鎂肥技術及工業性試驗項目鑒定會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參加鑒定的專家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中國化學礦山協會總工程師袁俊宏、天脊煤化工集團原董事長王光彪、四川大學大學博導鐘本和、貴州大學博導曹建新、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原秘書長匡國明、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明良。芭田股份副總裁馮軍強、華建青與貴州芭田總經理黃德明、總工張凌云、副總工程師顧春光、副總工程師趙國軍等公司領導及研發人員及貴州甕安縣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黃紹發共同參加了鑒定會。
多年來,國際上磷肥主流生產工藝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美國硫酸法為代表的磷銨生產工藝;另一種是以歐洲硝酸法為代表的硝酸磷肥生產工藝。在磷礦的富集方面,我國傳統的磷礦浮選工藝存在尾礦,在環保高壓下,如何處理尾礦,是這項工藝推廣的關鍵所在。
左上:芭田股份副總裁馮軍強;左下:芭田股份副總裁華建青;左上:貴州芭田總經理黃德明;右中:貴州芭田總工張凌云;右下: 貴州芭田副總工程師顧春光
芭田股份副總裁馮軍強表示,為解決磷化工固廢問題,“十三五”期間國家有關部委將“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近零排放”列為國家重點項目展開攻關。作為項目直接參與者,芭田股份在突破了硝酸磷肥技術國產化后,針對硝酸磷肥對磷礦品位要求較高與傳統的磷礦浮選工藝存在尾礦堆積問題,經過科研攻關,率先在行業成功研發出了膠磷礦弱酸性環境浸取,制取低鎂磷精礦并副產硝酸銨鈣鎂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工藝技術,與冷凍法硝酸磷肥工藝相結合,使磷礦中磷、鈣、鎂等有益元素得以充分利用,并且無尾礦和磷石膏產生,走出一條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
貴州芭田總經理黃德明在匯報該項目優勢時表示,一是芭田股份在貴州10萬噸/年精礦清潔選礦技術可將23%-27% P2O5品位磷礦選到34%-35%以上,副產品硝酸銨鈣鎂可作為全水溶性肥料使用,不產生尾礦;二是生產過程中工藝廢水實現自平衡不外排,廢水實現“零”排放,具有一定的綜合成本優勢和環保優勢。
總工張凌云、副總工程師顧春光分別作了用戶與項目技術報告。
從上至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 修學峰
左上至下: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明良;貴州省化學工業協會原秘書長匡國明;四川大學大學博導鐘本和;右上至下:中國化學礦山協會總工程師袁俊宏貴州大學博導曹建新;天脊煤化工集團原董事長王光彪
專家組在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所做的工作后,進行了查新、質疑、答辯,形成評審意見:該項目解決了膠磷礦難以用于硝酸磷肥生產的難題,取得了以下創新:一是芭田股份研發了中低品位膠磷礦(物理-化學法)富集工藝副產硝酸鈣鎂肥料集成技術,開發了首套10萬噸/年處理磷礦富集副產6萬噸硝酸鈣鎂肥料工業性試驗裝置,并實現了工業化運行;二是磷精礦指標達到P2O534.0%~35.0%、MgO 0.6%~1.2%,適合于冷凍法硝酸磷肥生產,磷礦中鈣鎂元素用于生產中微量元素肥料,工藝流程無尾礦產生,為中低品位磷礦的選礦富集開辟了一條新路;三是該技術生產的磷精礦用于冷凍法硝酸磷肥生產,提高了酸解過程中酸不溶物的分離效率5倍以上,解決酸不溶物分離的世界性難題;磷礦中的鈣鎂元素全部回收利用,該技術生產磷精礦綜合成本優于傳統選礦工藝,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顯著。
項目鑒定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涌表示,與傳統磷銨生產磷礦浮選工藝相比,膠磷礦富集工藝拓展了對中低品位膠磷礦廣泛應用,而且整個生產鏈不產生磷石膏,解決了“磷石膏”固廢堆存再開發利用的痛點,技術優勢明顯,值得推廣。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修學峰認為,芭田股份在實現冷凍法硝酸磷肥技術國產化重大突破后,又成功研發了中低品位膠磷礦富集工藝并副產硝酸鈣鎂肥生產技術,是對我國磷礦浮選工藝實現廢固零排放的又一重大突破。建議擴大磷礦試驗范圍,進一步強化過程的節能和環保,實現項目的高質量運行。
四川大學大學博導鐘本和認為,我國是富煤缺硫的能源結構,發展硝酸磷肥符合國情需要。上海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明良表示,芭田股份首套國產化冷凍法硝酸磷肥裝置技術的成功與開發與應用,標志著我國冷凍法硝酸磷肥工藝已經成熟,并具備了可復制性,為我國日后采用該技術生產優質的硝基復合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芭田股份副總裁華建青在發言中表示,項目通過專家鑒定,既是鼓勵又是鞭策,芭田股份將一如既往做好肥料生產工藝技術創新,以“匠心為農造精品”的發展理念,扛起中國硝基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旗、在高質量綠色發展再譜新篇章。
芭田股份、貴州芭田企業高管、研發人員及貴州甕安縣科技服務中心負責人共同參加了鑒定會。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