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簡稱《指南》),旨在減少塑料垃圾的環境泄漏,提升塑料垃圾末端安全處置水平,推動塑料制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和處置全過程的管理。《指南》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指南》適用于塑料廢棄物回收和再利用的管理和應用,規定了塑料廢棄物回收和再利用過程中的來源、回收、質量要求、材料標準和產品規范等相關技術內容,以及消費前和消費后來源產生的塑料廢棄物回收和再利用的多種方式。其中,材料回收方式包括機械再利用、物理再利用、化學再利用和生物再利用;能量回收方式是以塑料廢棄物或衍生燃料代替初始礦物燃料能源,生成熱能、蒸汽或電能。此外,《指南》建立了在回收過程中所有步驟中需要考慮的一般質量要求,并為材料標準、測試標準和產品規范提供通用建議。
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統計,我國每年回收廢塑料超過1800萬噸,回收利用率位于全球前列。目前,在廢塑料回收和利用過程中,存在前端回收分散、不規范等問題,這為廢塑料的高值化再生和應用帶來挑戰。
近年來,我國正在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廢塑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等文件,對加強廢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升資源產出率和回收利用率、提升塑料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等作出詳細部署。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指南》的修訂和實施將推動塑料污染治理,開展塑料制品全生命周期環境風險研究評價,加強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治理、監測、防治技術和政策研究等,有助于提高塑料回收利用率,優化資源效率和環境效應,推動塑料價值鏈綜合治理。未來,隨著回收方式不斷創新、處理技術不斷提升、回收網絡日趨完善、管理體系持續優化,國內廢塑料回收行業將向現代化、集約化、科學化方向發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塑料循環經濟系統。
有業內專家建議,企業開展廢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時,要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強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和機制創新,積極構建基于全鏈條的綠色供應鏈體系,提升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價值。相關單位可積極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靈活采取平臺競價、公開招標、進場交易、在線拍賣等方式,充分挖掘閑廢物資市場價值。通過發揮廢舊物資處置平臺的作用,貫通產業鏈上下游,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優化配置,促進經濟循環和綠色發展。
?近日,上海市組織開展以“節能增效煥‘新’引領”為主題的2025年節能宣傳周系列活動?;顒由钊胪诰蛐袠I、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經驗、特色、亮點,講好“雙碳”故事,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強化危險廢物環境治理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提出到2026年底前,全省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占比穩中有降,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案件高發態...
7月1日,在新疆油田2×660兆瓦超超臨界煤電聯營一體化項目現場,克拉瑪依石化公司技術團隊正在推進蒸汽管網對接工作。該項目投產后,克石化將停運4臺鍋爐,實現煤炭消耗“清零”,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從中國兵器北化研究院集團銀光紅光公司“廢酸處理環保技術改造項目”試生產現場傳來喜訊,102B廢酸真空濃縮裝置產出硫酸濃度達到82%以上,返生產線硝化使用,各項指標參數滿足需要,技改項目取得成功。
近日,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金超教授等聯合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在《自然綜述:清潔技術》期刊發表題為《規?;家瞥粦酝七t減排為代價》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指出碳中和發展應分別設定源頭減碳與后期碳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