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記者近日從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了解到,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鋰電池出貨量605GWh,同比增長34%,已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在下游市場的帶動下,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鋰電池材料出貨量增長明顯,其中正極、電解液材料出貨增速均達40%。
GGII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182萬噸,同比增長40%。其中磷酸鐵鋰出貨120萬噸,三元材料出貨48.7萬噸,鈷酸鋰材料出貨6萬噸,錳酸鋰材料出貨7.5萬噸,分別同比增長64%、6%、1.7%、50%。
其中,前三季度磷酸鐵鋰電池占比已經超過70%,帶動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持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9月份三元材料增速已經超過磷酸鐵鋰材料,預計四季度三元正極材料占比將會有所回升。
此外,鋰鹽價格下降也使得錳酸鋰材料性價比上升,國內部分3C產品開始由鈷酸鋰路線切換至錳酸鋰路線,帶動錳酸鋰材料出貨量同比增長50%,預計四季度錳酸鋰材料仍有望持續快速增長。
負極材料方面,前三季度我國負極材料出貨量119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人造石墨材料出貨105.8萬噸,天然石墨材料出貨13.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9%、1%。人造石墨材料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受海外市場切換人造石墨,帶動出口需求增長所致。此外,硅碳、硅氧等新型負極材料也在快速上量。
電解液方面,前三季度出貨量78.6萬噸,同比增長超40%。高鋰鹽價格也影響了電解液行業整體盈利情況,隨著四季度鋰鹽價格企穩,以及雙氟磺酰亞胺鋰等高價值產品在新型鋰離子電池中的添加比例增加,四季度行業內企業盈利能力有望顯著改善。
鋰電隔膜方面,前三季度出貨量12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0%。其中干法隔膜出貨33億平方米,濕法隔膜出貨87億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55%、31%,干法隔膜需求增速快于濕法隔膜,主要是受儲能市場對干法隔膜產品的青睞所致。
整體來看,前三季度我國鋰電池產業鏈各環節仍維持較快的增長勢頭,但增速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隨著四季度市場需求旺季的到來,以及各環節材料價格的逐步企穩,四季度行業整體形勢有望好轉,GGII預計我國全年鋰電池出貨量有望實現35%左右的增速。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指數連續兩個月上升,制造業景氣水平持續改善,景氣面有所擴大。
近日,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發改委發布恒逸能源科技(吐魯番)有限公司240萬噸/年高品質纖維用煤制乙二醇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中維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維化纖”)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容億投資、尚頎資本、上汽集團戰略直投基金及中建材基金聯合投資,標志著資本市場對中維化纖技術實力與市場前景的高度認可。
5月以來,國內煤焦油(主要指高溫煤焦油)市場在兩個月來的連續下探后止跌回穩,由5月初的主流成交價3100元(噸價,下同)步入整理階段。截至6月底,煤焦油主流成交價震蕩調整至3300元左右,期間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