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4月4日,由中國石油渤海鉆探錄井二公司自主研發的鉆井液池體積實時監測系統在川渝頁巖氣鉆井現場成功應用,為及時預警池體積異常、加固井控安全堤壩再添利器。目前,該系統已申報發明專利2項。
該系統由液位穩定單元、傳感器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器單元等5部分組成。5部分相對獨立單元內外聯動,根據液位參數軟件系統分析,可快速對數據處理計算,實時呈現總池體積數據變化,自動預警和生成坐崗記錄,實現液位監測與管理全面數字化。該系統具抗干擾數據精準采集、自動化處理、智能化報警與數據遠程共享等功能,在鉆井處理溢流、井漏等復雜工況方面具有優勢。
據介紹,傳統的人工監測方式受高溫蒸汽、夜間光線不足等因素影響,數據難以進行快速數字化處理,無法有效滿足現場安全生產需求。錄井技術人員通過研究總池體積變化量監測方法,經過反復模擬實驗、投放市場及量化生產,歷時2年成功設計研發鉆井液池體積實時精準監測系統。該系統填補了行業技術空白,為安全高效鉆井、降低井控風險提供了可靠技術支撐。
日前,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傳來消息,隨著卡塔爾ISND5-2項目最后一條10英寸海管鋪設完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冷金屬過渡(CMT)全自動焊設備完成首次應用。
9月12日,隨著最后一個模塊平穩吊裝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建設現場10臺裂解爐全部完成封頂,該項目乙烯裝置的又一項關鍵施工節點順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寶石管業公司自主研發的直徑88.9毫米大口徑CT110連續管,搭配常規油管形成組合工藝,首次在新疆油田瑪湖井場進行深井鹽結晶解堵作業,順利將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為油氣田復雜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