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院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成套技術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該技術創新開發的快速流化床反應器與現有催化裂化裝置和煉油流程契合度高,適用于煉油企業新建催化裂解裝置或改造現有催化裂化裝置,助力燃料型煉廠向化工型煉廠轉型升級。
瞄準劣質重油“硬骨頭”
我國原油資源普遍偏重、輕烴含量低,進口原油也以重質原油為主。劣質重油目前已占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加工原料的最大份額,原油重劣質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避免。自2019年起,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70%,石化產業資源約束瓶頸將日益凸顯。劣質重油高效利用成為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利用劣質重油高效生產低碳烯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同時,由于劣質重油存量大、成本低,煉化企業通過催化裂解技術加工劣質重油生產丙烯、乙烯可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然而,目前的催化裂解技術存在“啃不動”劣質重油的問題,即劣質重油用于生產丙烯反應過程選擇性差,乙烯和丙烯產率低,而副產物干氣和焦炭的產率卻較高,反應過程碳排放量大。這導致劣質重油難以作為生產烯烴的原料。
“粗糧細吃”填補技術空白
研發團隊基于對催化裂解過程反應化學、過程強化以及加氫渣油分子水平的新認識,以反應器為突破口,自主研發形成了新型高效快速流化床反應器。
具體而言,研發團隊利用催化裂解反應膨脹原理與氣固反應流體結構特性,通過獨特的內部結構設計使得反應器具備“擬全濃相、擬均速、擬均一溫度”特征,實現了反應器內顆粒速度與濃度分布均勻性的調控和抑制生成的目標產物的再轉化反應,解決了現有劣質重油催化裂解技術傳質傳熱效率差、催化反應選擇性低等難題。此外,具有獨特結構的反應器還提高了反應過程的選擇性,提升了乙烯和丙烯產率,降低了焦炭產率,提升了汽油產品的品質。
在新型高效快速流化床反應器取得突破后,研發團隊乘勝追擊,整合形成了RTC技術,成為世界范圍內以劣質重油為原料丙烯產率最高的工業化催化裂化技術。目前,該技術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3件,申請涉外發明專利20件,已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獲授權專利15件。
“宜油宜化”助力企業轉型
2023年6月,采用石科院RTC技術的30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解裝置在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投產。這是全球首套快速床催化裂解裝置,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催化裂解裝置。實踐表明,RTC技術“粗糧細吃”能力突出,原料中加氫渣油的質量分數可達50%以上;產品結構調整靈活性高,可根據市場需求和加工需求實現“宜油宜化”,靈活切換生產化工料模式和汽油模式。在汽油模式下,汽油產率達36.9%,丙烯產率仍可達到15%,并具有進一步壓減“柴汽比”的潛力;在生產化工料模式下,乙烯和丙烯產率分別為4.34%和19.14%,低碳烯烴和輕芳烴的選擇性約50%,為石化企業低成本“油轉化”開辟了新路徑。
2023年8月,RTC技術入選工信部發布的《石化化工行業鼓勵推廣應用的技術和產品目錄(第二批)》。2024年1月,RTC技術關鍵創新點“新型高效快速流化床催化裂解反應器”入選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目前,RTC技術已技術許可6套工業裝置,總加工能力高達1740萬噸/年,其中1套已投產,3套300萬噸/年裝置在建,將有效保障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產業鏈安全、助力石化企業轉型升級。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