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電脈沖器膠杯穿上這身帶螺紋絲扣的‘防護服’,就不用擔心長途運輸和現場儲存造成損傷了!”近期,在中石化經緯西南測控公司維保中心定向維保間里,定向項目部生產輔助組工程師王紅,當著定向維保人員的面,對維保中心副主任葉慶豎起了大拇指!
王紅口中提到的這個“防護服”,正是葉慶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制作的一款自發電脈沖器膠杯保護外筒。在此之前,定向項目部現場施工人員多次反饋自發電脈沖器內混入鉆井用泥漿,經維保中心定向維保人員反復檢查后發現,除了膠杯有破裂外,并未發現其他零部件異常情況。葉慶便組織脈沖器使用和維保人員集中進行分析,最終確定是膠杯質地較軟,在長途運輸途中或者儲存放置時因碰撞造成了損傷,而有些細微的損傷肉眼很難察覺。
膠杯是脈沖器的主要配件,作用重要,成本高昂,其受損不僅造成經濟損失,而且極易造成泥漿進入精密的脈沖器內部,導致定向作業中止,影響整體施工。為徹底解決這一隱患,葉慶反復觀察膠杯及連接處的結構,通過3D建模,完成了膠杯保護外筒的設計,并利用3D打印技術完成了保護外筒模型的制作。在此基礎上,經與專業廠家反復溝通,他選取了輕便、耐磨的材質進行加工制作,提高了保護外筒的耐用性,使膠杯在使用過程中更安全可靠。
借助先進的3D打印工藝,葉慶帶領維保中心技術人員解決現場實際難題越來越多。他們突破傳統技術限制,研制出高精度油位尺,大大降低了測量誤差,不僅杜絕了油液浪費,而且使脈沖器維保合格率躍升至100%。同時,技術人員打印制作了一款新型泛塞封保護蓋板,既解決了旋轉閥脈沖器漏油難題,又降低了脈沖器維修成本和故障風險,更好發揮了3D打印技術在設備維保和設備日常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前不久,中國能源化工領域的重要獎項——閔恩澤能源化工獎第六屆榜單揭曉,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科院”)青年科學家喬富林榮膺“青年進步獎”。
6月9日,從石化四建第二工程公司獲悉,近日20時,隨著全線管道72小時穩壓聯運結束,石化四建第二工程公司南寧-憑祥支線(南寧-崇左段)工程正式通氣投產并運行成功,一條清潔能源“新動脈”開始在桂西南地區...
2025年以來,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大力推進“千口油水井壓裂工程”,通過“造縫”“織網”“建場”,實現老油田補元氣、提動用,打牢穩產根基。截至5月14日,階段完成壓裂井328口,日增油425噸,日增注...
“利用單點高密度技術提議鉆探的廣505斜井兩年累油已突破5000噸,角20-斜8、角15-斜66和面12021斜等井相繼獲得高產工業油流,有力推動了八面河油田實現首次千萬噸規模的資源增儲。”江漢油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