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氮肥到生物菌劑復合化肥
中化新網訊 從1970年四川大地上一家小氮肥廠破土動工,到如今成為農業綠色轉型的中堅力量,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川金象)用50余年的堅守,在全國近2600家同類小氮肥廠僅存不足150家的殘酷競爭中,躋身幸存的5%。
“這份生命力的背后,是川金象“始于肥料,興于肥料,強于肥料,志在肥料”的初心,而全資子公司四川瑞象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瑞象農業)的崛起,更讓這份初心在新時代綻放出綠色光芒。”8月25日,川金象創始人雷林董事長接受媒體采訪時感慨地說。
從生存到轉型:一家老企業的綠色覺醒
肥料,被稱為“糧食的糧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但隨著我國化肥生產競爭加劇,濫施肥料導致的土壤板結、面源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傳統化肥行業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川金象見證了中國化肥工業的起伏,更敏銳地捕捉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
2012年,在國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啟動前夕,川金象作出前瞻性布局——成立瑞象農業。這不是簡單的業務拓展,而是一次從“工廠肥”到“商品肥+服務”的戰略轉型,更是老企業對綠色農業未來的主動擁抱。
川金象總裁唐印介紹,瑞象農業的起步,緊緊扣住了“循環經濟”的核心。依托川金象領先的一體化產業鏈,將合成氨、硝酸等基礎化工產品轉化為高效農用材料,推出了硝基復合肥及功能性系列產品。這一轉變不僅讓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30%以上,單位產品碳排放強度下降25%,更實現了從傳統肥料向環境友好型產品的跨越,與“十四五”規劃中“推廣高效新型肥料”“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的國家戰略高度契合。
從產品到生態:科技創新筑牢綠色根基
在綠色農業的賽道上,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瑞象農業執行董事雷珂表示,瑞象農業深知這一點,一面建立專業研發中心,一面牽手巴斯夫、法國歐密斯等國際巨頭,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頂尖院校,構建起強大的產學研合作網。如今,其80%以上的產品都是功能性高效肥料,相比傳統肥料,養分利用率更高、環境影響更小,還能顯著提升作物品質,完全貼合農業綠色發展的方向。
隨著發展深入,瑞象農業的目光從單一產品延伸到農業服務生態。“金象云”服務平臺應運而生,作為國內化肥領域首批國家級CNAS認證實驗室,已在全國建成13家五星級服務中心,累計為種植戶提供50萬份免費土壤檢測報告和科學施肥方案,覆蓋耕地超500萬畝。技術團隊深入5萬個村莊,培訓300萬種植戶,推動“經驗種植”向“科學種植”轉變,讓綠色施肥理念扎根田間地頭。
在全球化浪潮中,瑞象農業也將中國綠色農資技術帶向世界。其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基礎肥料年貿易量超百萬噸,特種肥料海外銷量年增50%,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助力農業提質增效,讓中國的綠色農業方案服務全球糧食安全。
從化學到生物:激活農業新質生產力
唐印指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新質生產力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起點、新動能,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面對土壤健康的嚴峻挑戰,生物制造是重要領域,發展潛力巨大,瑞象農業聯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四川食品研究院等單位,成立了施金格生物公司,將創新錨定在農業生物新質生產力上。這是一次從化學農業向生物農業的關鍵跨越,目標是為土壤和農作物提供“益生菌”,重塑土壤微生態。
2024年建成了施金格生產基地322立方米智能化發酵罐群,年產1萬噸農用微生物菌劑,每毫升含250億CFU有效活菌。目前,公司已擁有3000余株微生物菌種資源,主要有芽孢桿菌、酵母菌、乳桿菌、霉菌4大種類,不同的菌種和個體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有些可以防治病蟲害、有些可以殺滅病菌。比如解淀粉芽孢桿菌,可以促進農作物磷、鉀等元素的吸收;枯草芽孢桿菌,則可以抑制土壤病蟲害,進行病蟲害預防。
唐印表示,這些“土壤衛士”既能促進作物生長、增強抗逆性,又能減少對化學肥料的依賴,從根本上改善土壤健康,為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核心動力。
守初心向未來:讓綠色成為農業底色
成為所從事行業綠色發展引領者是川金象的企業使命。從川金象到瑞象農業,50余年的發展軌跡,川金象人始終圍繞“肥料”這一核心,卻不斷拓展著“綠色”的邊界——從循環經濟降低排放,到功能肥料提升效率,再到生物菌劑修復土壤,每一步都緊扣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保護的戰略需求,每一次創新都源于“守護大地、滋養萬物”的樸素初心。
雷林表示,如今,站在農業現代化的新起點,瑞象農業正以農業生物新質生產力為引擎,持續探索綠色農業發展的更多可能。正如“農業新希望,中國川金象”的宣言,這家從四川沃土中成長起來的企業,正以更廣闊的格局、更扎實的行動,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答卷。
9月18日,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二作業區測調班的員工們在測調培訓基地進行實際操作技能訓練,持續提升標準化操作水平。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二廠第二作業區打造測調培訓基地,以“精準對接需求、強化實戰能
自“質量月”啟動以來,河南油田南陽能化干部員工恪守“質量永遠領先一步”的質量方針,嚴格把好質量關,強化生產過程品質管控,對生產裝置實施消缺改造,關鍵工藝流程再優化,為生產保駕護航。(喬慶芳
在新時代黨建工作的引領下,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鉀肥分公司生產四車間第一黨支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扎實推進“百日融合煥新行動”,創新開展“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專項行動。
為加快自主創新基礎產品和工藝推廣應用,著力解決“不好用、不敢用”難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組織開展2025年度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推進機構征集工作。以推動自主創新基礎產品和工藝推廣應用為目....
9月15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202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潞安化工集團上榜,位列第198位。這份榜單以2024年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標準,入圍門檻較上年提高5.79億元,達到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