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吉林大學了解到,該校化學學院副教授高巖團隊開展“液化秸稈改良土壤綜合利用”項目,利用近臨界水技術將畜禽糞便與秸稈“變廢為寶”,轉化為液體和顆粒有機肥,有效改良鹽堿地,助力農民增產。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當地地廣人稀,人均占有耕地22畝,但大量耕地是鹽堿地,糧食畝產不到吉林省平均產量二分之一。在當地,大量秸稈和禽畜排泄物難以得到科學處理。
針對這些問題,高巖提出利用生物質改良鹽堿土壤的思路。水在臨界狀態下具有酸堿自催化作用,秸稈和畜禽排泄物在近臨界水的作用下可轉化為有機質肥料。這一轉化可形象地比喻成“高壓鍋煮肉”。把秸稈和畜禽排泄物放在近臨界水里煮,煮爛了的湯和固體就是有機質肥料,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試劑。團隊還自主設計了生產設備。
經通榆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測定,使用該技術對玉米增產明顯。近兩年,當地鹽堿地得到改良,糧食產量提升10%以上。該技術已申請3項國家發明專利,相關研究在《分析和應用熱解》和《農藥生物化學與生理學》期刊上發表。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海濤說,高巖團隊開創性地將近臨界水技術應用于秸稈等生物質轉化制備有機肥料領域,再利用有機肥料進行土壤修復和鹽堿地治理,敢于創新并通過實踐檢驗。
目前,該項技術已經實現產業化。高巖說,下一步,團隊將圍繞秸稈產物肥藥一體化、植物修復工業污染土壤及工農業廢棄物協同利用開展探索與研究。
中化新網訊7月4日,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現代石化專業賽新聞發布會在湖南岳陽舉行。本次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岳陽市政府聯合舉辦,主題為“綠創石化,智領未....
近日,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邁出了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步伐。
中化新網訊日前,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控技術)聯合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三寧),利用工業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硫磺制酸車間的智能化、無人化方面實現突破,人工操作頻次從過去....
近日,采用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外給電子體技術,國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GX2026S聚丙烯新牌號產品在用戶工廠實現連續長周期穩定生產地毯絲,產品拉絲速度達2600米/分鐘,超客戶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