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日前,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石科院)制定的國際標準ISO 23505:2025《石油和液體石油產品 球形罐容積標定 光電外測距法》發布,成為我國在油氣計量領域制定的首個國際標準。
據介紹,球形罐是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壓縮或液化氣體的儲運設備,也是確定罐內液體和氣體量的計量設備,其容積標定決定罐內產品數量的測量準確度。此前,業界普遍按照美國石油學會“圍尺法”標定球罐,測量人員需要攀登到球形罐上高空作業,通過高空圍尺獲取球罐周長。這種方法測量精度不易保證,費時費力。
石科院制定的標準采用在測量領域通用并在立式罐標定中普遍使用的光電測距儀(全站儀)進行測量,創新性給出了球心定位、切線與球心方向夾角及球罐半徑測算的標準方案,全程在地面進行,杜絕了高空作業的安全風險。
“這項標準給出了一種無需上罐,且距球罐一定位置的間接測量方式。利用光電測距儀自動測量并計算覆蓋球罐多組圓周的多條半徑,從而獲得球罐平均半徑、總容積和部分容積,標定高效而且精準可控,測量效率可提高4倍以上。而且,新的測量設備和測量方法操作難度低,有效減少了對標定人員專業技能的過度依賴,更易于行業推廣和應用。”石科院副院長趙曉敏表示,“新標準彌補了傳統測量方法的諸多不足,可助力國際球罐容積標定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為全球能源貿易提供更精準、高效、統一的計量依據,有力維護貿易公平、降低結算風險。”
日前,從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傳來消息,隨著卡塔爾ISND5-2項目最后一條10英寸海管鋪設完成,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工程冷金屬過渡(CMT)全自動焊設備完成首次應用。
9月12日,隨著最后一個模塊平穩吊裝就位,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建設現場10臺裂解爐全部完成封頂,該項目乙烯裝置的又一項關鍵施工節點順利完成。
近日,中石油寶石管業公司自主研發的直徑88.9毫米大口徑CT110連續管,搭配常規油管形成組合工藝,首次在新疆油田瑪湖井場進行深井鹽結晶解堵作業,順利將卡在2000米深的速度管柱提出,為油氣田復雜井況...